关中民俗博物馆位于陕西西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带、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之麓。博物馆收集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8600余根精美的拴马桩和复建明清古民居最为引人注目。复建古名居以明清园林为主体,征集并迁移了陕西渭北乡村四十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及县衙、店铺、茶楼、餐馆、戏楼、画坊及各种工艺作坊,按明清县城的规制规划设计,再现明清关中人民的生活环境。
关中民居的布局形态与古人的传统意识、宗法等级和历史政治因素分不开,同时民居的构造又决定于关中地区的黄土地貌的大陆季节性季风气候。关中合院民居延续了北方合院式民居建筑的传统布局,有明确的轴线布局,房屋的面宽、进深、材料等等级划分分明,并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同时又根据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加以改进,其窄长幽深的封闭式合院布局,和两侧厢房半边盖的特点,夏季可遮荫收集雨水,冬春季节又可抵御西北地区强烈的风沙侵袭,很好地解决了关中地区春冬两季风沙强烈,夏季炎热干旱少雨的恶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它的建造风格极具关中地域文化特色又不失实用性。整体给人舒展平缓而不张扬的形象,墙体高达厚实;对外封闭,外观简朴,轮廓丰富;青灰色转和松木架构为主,局部砖雕、石雕、木雕精美,且有图必有意;对联胜意跌出;无不展现出关中古建筑装饰的丰富变化和古人的聪明才智。仔细想来,我们又不得不赞叹将这些宏伟壮观、细节繁美的古代建筑艺术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现代营造技艺传承者。
(引自网络及相关书籍)
门罩,通常在门头墙上用青砖垒砌出不同的仿木结构的屋檐,并镶刻砖雕作为装饰。门罩的砖雕大多围绕各部分构件来完成的,如垂花、挂落、檐枋、斗拱等,雕刻题材也选用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是房宅主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的表现,也是一种使居家平安,生活更加和谐美满的愿景。
久仰的蓝天白云与素雅古朴的屋檐相互映衬,星点的大红灯笼,古风习习,那么的平静和自然.......
影壁对门口而建,是入门的第一视觉物体。保证了民宅的私密性,并增强了神秘感。它的装饰意义不仅在装饰和功能效果,更多的是渗透着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思想。影壁成为吸纳万物宇宙间营养之气的首要物体,是整个院落空间层次的前奏,辟邪纳祥。
马头墙”亦称“封火墙”,古代房屋多用木材造成,顾名思义,封火,防火!马头墙墙头都高出于屋顶,轮廓作阶梯状,脊檐长短随着房屋的进深而变化,多檐变化的马头墙在江南民居中广泛地被采用,有一阶、二阶、三阶、四阶之分,也可称为一叠式、两叠式、三叠式、四叠式,通常三阶、四阶更常见,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砖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
砖雕壁画是中国传统建筑墙体装饰的一种。壁画装饰内容丰富,多以教化后人、颂扬功德为主要题材。据说以“山水景物”为题材流行与清代,和山水水墨画的流行有一定的关系。砖雕壁画较之用笔画出的画面更具立体感和质感,虽少了色彩的渲染,但因其特有的或粗犷、或雄浑、或雅致等南北不同砖雕特点,形成一种气质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自然山水融入居家生活,再次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