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昌集乡,因生态环境保护好,成了鸳鸯越冬优越之地。2007年被摄影人发现后,县、乡加大宣传保护力度。现在每年九月至来年三月,上千只鸳鸯会来此嬉戏、交配越冬,鸟况慰为壮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为“中国鸳鸯之乡”。
鸳鸯栖息于内陆湖泊及山麓江河中,平时成对生活而不分离。鸳鸯善于行走和游泳,飞行力也强。筑巢在多树的小溪边或沼泽地 、高原上的树洞中。洞口距地面10-15米,雄鸳鸯是羽色最鲜艳华丽的野鸭。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多成小群活动。每年4-6月在山区溪流、水潭附近的大树洞内产卵孵化。夏天在东北地区繁殖。冬天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在南方某些山区,鸳鸯也能终年留居,成为留鸟。
民间传说鸳鸯一旦配对,终身相伴,将其视为爱情的象征,但是近来发现,鸳鸯并不象传说中的那样形影不离,鸳鸟生性风流,并不从一而终。人们常见的鸳鸯总在一起,只是代表一种感受,离实际尚有差距。鸳鸯并不是终身相伴的代名词。本月初,和几个鸟友驱车约3个小时来到昌集,在蜿蜒狭长的峡谷形水库野拍,抓拍了群鸳鸯活动的几个瞬间,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