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是一种在“社”(祭祀圈或祠堂、或堂屋、或社坛、或社树下)的范围内活动、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请神祭祖和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木制彩绘面具为表演特征的古老艺术形式。它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职艺人,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宗族师承,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进行。山湖村唐、王、项三姓的踩马有“踩地马”和“高跷马”两种形式,分别用在仪式的不同场合。骑马逐疫,汉代宫廷大傩便已有记载。 晚上,开始在露天空场上踩“高跷马”,由四名青年承应,各踩在两根杉木制成的木跷上表演。踩马前须淋浴净身,四人穿好彩衣裤后,要同时在神(面具)前三拜九叩,献香酹酒。

晚上,开始在露天空场上踩“高跷马”,由四名青年承应,各踩在两根杉木制成的木跷上表演。踩马前须淋浴净身,四人穿好彩衣裤后,要同时在神(面具)前三拜九叩,献香酹酒。

四名舞者皆身着战袍,扎竹马,排一字形横队面向神案站立。然后由执事长者替他们戴上面具,开始踩马,称踩“启圣马”。

四名舞者皆身着战袍,扎竹马,排一字形横队面向神案站立。然后由执事长者替他们戴上面具,开始踩马,称踩“启圣马”。

舞者多扮成勇武之士,作征战状,如花关索、鲍三娘、鲍礼、鲍义,或者关羽和貂蝉。也有扮五猖者。

舞者多扮成勇武之士,作征战状,如花关索、鲍三娘、鲍礼、鲍义,或者关羽和貂蝉。也有扮五猖者。

元宵月、马头墙、还有红面的关云长,这是一幅带有强烈徽州特有的新春佳节画面。

元宵月、马头墙、还有红面的关云长,这是一幅带有强烈徽州特有的新春佳节画面。

关索骑红马,鲍三娘骑白马,还有黄马、黑马。踩地马有“发令”(舞令旗)、“溜马”、“交战”等动作,尽展古代战将风采。

关索骑红马,鲍三娘骑白马,还有黄马、黑马。踩地马有“发令”(舞令旗)、“溜马”、“交战”等动作,尽展古代战将风采。

烟花四射、鞭炮轰响,把整个表演会场的气氛烘托的热闹非凡。

烟花四射、鞭炮轰响,把整个表演会场的气氛烘托的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