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化妆的川剧花旦演员



走进 一场川剧的后台化妆间,一位刀马旦川剧演员正在整理服饰准备上场。川剧界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三分唱七分打”的行话。他唱刀马旦,她唱花旦;同样是旦角,他的一招一式让台下的观众喝彩,她的高腔音调连路人都驻足聆听。就在此刻,戏台上的锣鼓已经开打,好戏即将开场。

真正的成都,有许多登堂入室的大饭店,宣传片里拍的觥筹交错大多数都来自这样的老牌饭店。 春节,恰逢远方的朋友来访,为了让朋友一家感受川剧文化,安排在一家成都名小吃店里就餐,席间穿插的川剧表演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现在都市的小朋友很少接触传统戏曲文化,台上一字一句、一颦一笑唱得热闹,台下的小朋友凑在一堆“看稀奇”。

Q版三国——成都大庙会

武侯祠不仅承载着历史三国文化,也是承载成都每年元宵庙会的重任。平日里,武侯祠基本上接待外地游客,但是大庙会期间,基本上很多老成都人都会重游武侯祠,重温记忆中庙会的热闹温度,回忆属于这个地方的历史。此刻的我,正站在大庙会对面的楼顶上,看着Q版的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孔明,以及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置身于时空的隧道里,感受到的是1700多年的历史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西蜀第一街——锦里
与武侯祠毗邻的锦里,号称“西蜀第一街”,曾是西蜀最古老的商业街道。如果说武侯祠饱含历史的凝重与沧桑,那么锦里去充满了市井特有的喧嚣和乐趣。元宵节期间的锦里入口,一排排亮眼的红灯笼最引人注目。已是深夜10点,红红的灯笼下,依然游人如织。我用手机慢门记录下这一刻,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就在眼前。

锦里如梦,梦落锦里
一直以来,我对锦里的印象一直都是一条不足400米的老街,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商品、小吃、客栈和酒吧。12点过,游人散去,店铺关门,只留下这一排红色的灯笼静静地衬托着节日的气氛。站在古街中间,回望锦里,仿佛跌入的是太虚幻境,美轮美奂,让我把魂丢在了这里。

琴台韵味

成都的晚风,如天籁轻弹。吟唱至今的《凤求凰》,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流传了千年。如今的琴台路虽然没有“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甜蜜场景,但这一条仿古汉唐风的建筑群,仍有着一千年的诗韵、一千年的妩媚,一千年的端庄。

成都大慈寺
成都有着多元的宗教文化,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市区各地都有各自的庙宇。例如青羊宫的道教、天府广场的皇城清真寺,顺城大街旁的天主教堂,更有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安静矗立着的大慈寺这样的佛家庙宇。寺庙的飞檐与都市的水泥森林和谐存在,它们默默地立于落日余晖中,从某种意义上诠释着成都的包容。

成都“代言人”

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外墙,趴着一只巨大的熊猫,正往楼顶攀爬。这只超大的熊猫与成都好耍的特征有趣地结合在了一起,是春熙路最潮流的地标。IFS国际金融中心商场不仅是国际一线、二线品牌的购物天堂,更重要这里是成都美女的集聚地。所以我怀疑,这只熊猫是为了打望(四川方言,偷看的意思)美女。

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是成都最有名的代言人。这里不仅有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还是其他野生濒危物种栖息的地方。成年大熊猫憨态可掬,冷静沉稳,常以懒洋洋的姿态呈现。而大熊猫宝宝却活泼可爱。。。


处于断奶期间的大熊猫宝宝有时候为了闹情绪,就吊在树上生气不下来,好像是在向饲养员示威,“不给我奶喝,我就不下来”。这样的国宝,让人怎么能不爱呢。

快耍慢活太古里

“太古里”这三字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就是一个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的购物中心。川西风格的青瓦坡屋顶与格栅配以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看上去既典雅又现代。上下交错的建筑,错落有致。一片青瓦中间,一家商店的巨幅油画上的人物吸引住了我,不禁有一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感觉。

成都火锅


在成都,一般不说“吃火锅”,一般都说“烫火锅”。“烫”有“涮”的意思。风靡大江南北的成都火锅,相比重庆火锅,更加精致讲究。成都火锅必吃明星单品,烫毛肚。“七上八下”是烫毛肚的秘诀,在翻滚的汤里提起来七次放下去八次,毛肚爽脆不生。火锅虽然发源于重庆,但是在成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扬。因此,在成都,如果要谈生意,去高档餐厅吃饭吧;如果要联络感情,就去“烫火锅”,因为当鼻涕、眼泪长流时,辣到深处情也深。

锦里酒吧街



驻唱歌手

锦里酒吧街,这里白天是文艺咖啡小屋,到了夜晚纷纷换上晚装,变身为一个个五光十色的时尚酒吧,氛围也从白天的慵懒优雅变成夜晚的时尚轻松。驻唱歌手正唱着前段时间很火的一首歌曲《成都》,若干啤酒,几碟小菜,这样的成都夜晚,悠闲惬意。

宽窄巷子画糖人
80后应该都记得,小时候,1角钱可以转一次糖人转盘。那时候最希望的就是转到龙或者凤,等于是1角钱换了一块超级大的红糖吃,战利品到手后,有时候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吃。现在看来,这项小生意仍然还是受小朋友的喜欢。

抵拢倒拐的巷子文化


宽巷子一家私家院落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对成都的评论是“最中国”,而“最成都”的当是成都中的成都。宽巷子、窄巷子是两条平行的老街,两条巷子都浓缩了老成都的民居风貌,小院子、芙蓉花、盖碗茶……宽巷子抵(di)拢(long)倒(dao)拐(guai)就是窄巷子(四川方言,走到尽头再转弯的意思),闲在宽巷子、品在窄巷子,爱上宽窄巷子的理由真的有很多:院落房子、咖啡美酒、小吃、川菜……还有那几个时辰的简单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