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钟爱观察城市里临街的店铺,因为它们以一个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截面记录下了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方式。 串着一包包薯片的零食店,挤满小物件的杂货店,每天都是“最后三天亏本处理”的琳琅满目的服装店……越是走过不同的地方,越是发现街边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那些店铺并不是四海皆同,它们其实承载了一个城市在一个阶段特有的气质。而且,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中,它们也在渐渐更迭,背后是衣食住行的悄然改变。 所以我想记录下它们。也许等我老了,人们习惯于去无人超市和大型综合体了,我也会像老爷爷老奶奶那样颤悠悠地说,老底子的店呀,是这样子的—— “白纸黑字”大概是最传统的明码标价方式了:)

“白纸黑字”大概是最传统的明码标价方式了:)

一直觉得有一类服装店老板是极擅长最大化单位面积的展示能力的

一直觉得有一类服装店老板是极擅长最大化单位面积的展示能力的

你家附近有没有一家老北京布鞋店呢

你家附近有没有一家老北京布鞋店呢

听家人说我小时候喜欢收集花花绿绿的香烟盒,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们,emmm,花花绿绿吧

听家人说我小时候喜欢收集花花绿绿的香烟盒,我想,可能是因为它们,emmm,花花绿绿吧

似乎有段时间的模特很流行这样发型高(复)贵(古)、一脸酷(冷)炫(冷)的摩登女郎。也许是符合了人们对模特的想象吧?

似乎有段时间的模特很流行这样发型高(复)贵(古)、一脸酷(冷)炫(冷)的摩登女郎。也许是符合了人们对模特的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