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被误以为是给厂家打广告,开篇先亮明观点:
1、我自己用的依然是多年前的老机型,基本够用了;
2、很多新出的高价器材,看似功能强大,实则影友们用不上;
3、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价格便宜的“小件”,立竿见影提升拍摄体验。
价格昂贵的新机型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最近两天索尼和富士连续推出了功能强大、价格也不便宜的新机型,很多学员在剁手的边缘徘徊、纷纷询问我的意见。
富士新机器
索尼新机器
所以我撰写本文,分享自己的机身镜头配置策略,以及探讨普通影友该如何合理的购买器材、避免在“消费主义”的陷阱下多花冤枉钱。
我的装备
首先分享下我自己的现有装备,以及背后所经过的考虑。
1、机身 以前尼康D750(15年购置),去年升级到了D850
很多影友看到现在新出的全画幅机身像素提升到了4000万到6000万的区间、已经有了追赶中画幅相机的趋势,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但是实际上我们平时分享照片的网络社区、以及用来看图片的电脑屏幕与移动手机屏,几年前的尼康D750所配2400万像素都已经绰绰有余了,新机型多出的这些像素对于画质的改善并不大。
网络社区分享
相反,有时候为了避免被线上盗图、或者为了参加专业影赛的投稿需要,我们还会专门地将图片压缩到5mb的大小、再去上传。事实证明,我用14年就上市的老相机所拍照片,在2020年的影赛依然能斩获奖项。
发布于14年的D750
至于去年升级是选择D850这种单反,主要是考虑到其更好的宽容度、以及自动进行景深合成的前期处理等新功能;没有改换厂家主推的微单,是因为其价格贵很多、但是减轻的负重相比于那些户外装备来说非常有限,不如省下钱去买个专业级的帐篷和睡袋之类。
2、天文改机 尼康D610改
相比于多花几千块钱去买多余的像素,我觉得天文改机是个更好的选择。最便宜的尼康全画幅D610+1500左右的改机费,就能让自己的银河拍摄有立竿见影的改变。
改机服务
改机拍摄冬季银河
3、适马14mm定焦、原厂14~24mm、原厂24~120mmF4、老蛙定焦
其实很多影友在跟我线下拍摄的时候,都会惊讶我压根没有一个常备的长焦镜头。目前我是适马14mm专门拍银河,两个原厂变焦能胜任绝大多数户外拍摄场景,老蛙是厂家赠送用于室内建筑。
至于偶尔有捕捉远景的需求,我会临时去找地方俱乐部租一个,而且型号可以自己挑选,远比专门配齐全焦段、一年只用两三次要更加划算。
镜头租赁界面
4、若干周边配件(后面会详细讲这个)
强大又鸡肋的新功能
摆在影友们面前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你买相机究竟是拿它当做商用,还只是满足业余爱好?
很多相机的新功能被所谓“摄影大师”叫好,是因为他们要拿去拍房地产、拍活动视频、拍商业人像等来赚钱,那么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用途?
高像素
平时自己也接商业的活儿,比如广告商托拍摄的照片要用于冲印大幅海报,那所用相机自然像素越高越好,掏出中画幅上阵也是常有的事情。
商业广告首选的中画幅
但是正如上文所说,如果是普通摄影爱好者上传图片到网络社区自娱自乐,在普通电脑屏幕(就算27寸吧)和手机屏幕上欣赏,D750的2400万像素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发朋友圈,微信搞不好还要再去压缩一次。
此外,像素越高的原片,后期处理时候对于修图配置要求也就越高,尤其是一些银河接片之类的大动作。如果自己的电脑升级没有跟上,搞不好会对着新机器的Raw文件干着急。
高清视频拍摄
这是目前几款主力机型的新风口。比如之前的佳能R5,我认识好几个朋友,做婚礼、会议、宣传片视频的商业拍摄,几乎都是找代理商“加了点钱”才以最快速度拿到货。与之配套的,是他们有对高清视频需求的商家资源、现场拍摄所需的云台等周边器材和自身的后期剪辑能力,能将升级相机的钱迅速变成更多的收益。
佳能官方宣传的8K视频
至于普通影友,拍摄视频只是记录下旅行和生活的花絮,用于发个朋友圈、视频号或者最多做个vlog,真的不需要那么高端器材的。
所以当考虑多花钱为相机的视频功能买单时,不妨问问自己:
你真的有那么高级的相机视频功能需求吗?
你真的会用PR、达芬奇等软件做剪辑嘛?
你的电脑带得动对这些素材的处理嘛?
你知道现在视频号、抖音、B站、西瓜视频对于上传视频的文件大小限制嘛?
网红Vlog
我自己最近也在帮一些网红博主做旅拍Vlog的分享,以他们为参考,大多数人其实一个拍照手机+几百块钱的手持云台,就绝对能满足日常视频的需求。
高速连拍+超强对焦
这两个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拍摄动物的需求,比如国内流行的打鸟,还有那些去非洲草原追赶野生狮子、长颈鹿的资深发烧友。
长枪打鸟现场
所以对这块的需求主要就是看自己喜不喜欢这个拍摄主题。像我这种热衷于自然风光和城市建筑的人,根本用不上连拍,对焦也是手动操作居多,因此完全没考虑以这个为卖点的相机。
“小钱办大事”的配件
相比于动辄数万的新相机,很多百元左右的小配件,反而能大幅提升拍摄的体验和效果。我列举几个,供大家参考。
1、一个好的快门线
不知道为啥,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一些影友肯花大钱买相机、却在几十块的快门线上省钱。事实上,如果是风光素材的时候由于手动按快门导致了抖动,顿时相机的高像素又会大打折扣。
此外,快门线还能配合滤镜等器材得到超长曝光的B门效果、提高扫海摄影的抓拍效率、杜绝连续拍摄银河时候的间隔问题,堪称神器。
2、星空柔焦镜
我之前就写过专题来介绍该器材。一百多块钱的花费,能够让夜空中的银河更加丰富、照片顿时层次分明。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怎么动脑筋,按照说明书贴上去就行。
柔焦镜的安装
拍摄效果图
3、遮光罩
平时在室内观景台拍摄城市夜景,或多或少都会有玻璃反光的影响,之前很笨的方法就是备上一个黑色的衣服、在拍摄现场遮挡相机背后的光线。
后来机智的国内摄影师就DIY做出了这样的吸盘式遮光罩,如今已经普及和量产,大概50块钱左右,直接解决了玻璃反光的问题。
遮光罩的安装
4、L型快装板
如果是普通的快装板,当想尝试竖构图或者接片的时候,不仅操作比较不顺手,还会经常有球形云台不稳的情况。
所以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换上一个L型快装板,便宜的几十块钱,质量好的也只要200左右,就能让竖拍的相机也能将架在云台之上,受力情况非常稳固。
快装板的用法
5、大力夹和便携脚架
这两个工具是城市建筑拍摄时候常用的装备,能够大幅提高应对不能拍摄环境的问题。
比如很多机位是位于走廊的狭窄窗台上,甚至要位于窗台之外,三脚架根本无法获取拍摄角度,大力夹的适应性就强得多。
再比如有些机位是位于楼顶的围墙之上,大的脚架无法展开,那么一个便携脚架则刚好够用。此外,小的脚架方便伪装,能避免被保安阻拦、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的话
虽然器材很重要,但是面对商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理性选择装备,才能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归根到底,真正决定一个作品成败的,不仅仅是昂贵的相机,还有那个有独立思想的大脑。
欢迎关注
欢迎添加微信 343166584,或者扫描二维码,与我沟通摄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