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一次被赞助商抓去硬着头皮参加个线下活动。现场以“大咖”自居的摄影师在初学者面前吹嘘着自己主页有多少万粉丝、拥有多少“圈内”的熟人资源。

老实讲,我觉得这种风气很不好。所以为了让爱好摄影的读者了解真正值得关注的一些艺术成就,于是撰写了本文。

关于古根海姆奖金

古根海姆家族是美国的德裔犹太人,19世纪靠采矿业发家之后,就一直通过对科技和艺术领域的捐赠来将财富转变为文化方面的影响力。

以古根海姆命名的基金和博物馆都很多,今天所聊、与摄影密切相关的奖项,是1925年美国的国会议员西蒙.古根海姆为了纪念早逝的儿子而设立,支持世界各地的杰出艺术家进行持续创作。

278126540.jpg

官网介绍

每年颁发一次,一直持续到今日。在获得奖金支持的人中,先后涌现了41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02位普利策奖得主,其中也包括多位举世闻名的摄影大师。

知名获奖摄影师

从古根海姆奖金设立以来,就陆续有摄影师得到他们的支持,拍出了真正传世的影集。

爱德华.韦斯顿

这是第一位获奖的摄影师,也是著名的F64俱乐部的发起人。他利用奖金的赞助,让自己的足迹遍布美国西部,行程近4万英里。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安塞尔.亚当斯

接着要讲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亚当斯。他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风光摄影师,“区域曝光法”的创始人,也三次获得古根海姆奖金。在充足的经费支持下,他开始系统性地拍摄美国国家公园和历史遗迹。

640?wx_fmt=jpeg

放一张大神的工作照镇楼

640?wx_fmt=png

韦斯顿和亚当斯都是在本体探索的时代强调相机的“客观性”属性,可以说共同推动了“直接摄影”流派的形成,奠定了摄影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基础。

罗伯特.弗兰克

这是一位出生在苏黎世的瑞士人,也是第一位获得古根海姆奖金的外国摄影师。而正是这个“老外”,拿着奖金去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走遍美国”,然后发表了惊天动地的影集《美国人》。

640?wx_fmt=jpeg

《美国人》影集

这部作品将拍摄的视角放在了之前一直被忽视的底层人民和少数族裔身上,大胆揭露了那个商业繁华的年代背后的阴暗角落。一经问世就饱受抨击,直到十多年后,艺术界才意识到其巨大的意义,认为这是摄影新时代的开端。

尤金.史密斯

这是当之无愧的新闻摄影大师。很多人知道他,是因为纽约国际摄影中心为了纪念这位前辈,用他的名字来设立了摄影奖项。

史密斯早年作为战地记者记录了太平洋战场的现场,战后三次获得奖金的赞助。而其一生中最轰动性的作品,当属七十年代冒着风险在日本花费三年时间记录工业污染对当地村民的生活破坏,形成了影集《智子入浴》。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这部影集唤起了人们对于水俣病患者的关注,以及追求工业发展背后的生态代价。这才是一个摄影师应该有的社会担当。

黛安.阿勃丝

这是我最喜欢的女摄影师之一,也是新纪实的代表人物。她将镜头焦点放在与主流社会相悖的侏儒症、流浪汉、畸形人群体,用来揭示人性的本质。阿勃丝两次获得古根海姆奖金,可惜英年早逝。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最后的话

古根海姆奖金历经数十年,资金不断扩充、奖金也水涨船高,依然在继续支持各国杰出的学者和艺术家进行创作,自己也听闻国内一些优秀青年科学家获取过此项奖金。然而不幸的是,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大陆摄影师解锁这个成就。另一个殿堂级的荣誉,马格南通讯社,也只有吕楠前辈入选。这与互联网平台上,网红辈出、大师遍地的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知道在这个浮躁的流量时代,去写一些让大家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著作的观点,或许会容易出力不讨好、乃至得罪人。可是真正的艺术就是一个孤独的过程,甚至要与所谓的“主流”、“圈子”背道而驰,经济上也很难做到富裕。

然而,这才是真正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所以,我愿意。

欢迎关注

欢迎添加微信 343166584,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的摄影答疑群。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