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是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到来的时间,正好又遇上残月,非常适合拍摄。本篇文章主要是介绍拍摄流星雨的前期技巧与准备工作,希望各位影友阅读之后都能拍出大片。

278126813.jpg

我就要拍单张的火流星效果,你咬我呀~

拍摄时间与地点

根据天文专家的预测,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值是8月13日的凌晨2~3点,实际这个只是个参考。一般来说,8月的11~14日这前后几天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尽可能通宵拍摄,说不准哪一个时间是最好的。

640?wx_fmt=jpeg

今年英仙座流星雨月相极佳

而拍摄地点的选择主要是受制于8月为国内很多省份的雨季,容易大概率遇到多云天气。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纬度,一般纬度越高、则辐射点升起的时间越早,能有效拍摄的时间就越长。

640?wx_fmt=jpeg

夏季南方降水太多

因此相对来说,甘肃、青海、内蒙古等西北部长期降雨量较少、且纬度较高的省份是更优先的选项。

辐射点、极大值与拍摄方向

流星雨涉及到一个“辐射点”的概念,也就是众多流星的发射点。通过巧摄PlanIt可以提前查询到较为精确的信息:英仙座的辐射点在东北方向,极大值的时候每小时可以最多看到100颗流星。

640?wx_fmt=png

很多有一定基础的初学者就会在这里陷入迷茫:辐射点在东北,而8月银心在西南,是不是拍摄角度的选取上就无法两全?

从实际经验来看,大多数情况都推荐优先朝着西南银心的方向找好地景、然后进行拍摄。因为流星的出现位置随机性较大,并且极大值的夜晚通宵拍摄,也一定能在银心方向捕捉到足够数量的流星来进行后期合成。

器材、拍摄方法与对应参数

首先说要准备的器材,基本出装跟银河拍摄是类似的:包括全画幅的机身、广角大光圈镜头和稳定的三脚架,以及一个能定时连拍的快门线。

640?wx_fmt=jpeg

我的户外拍星器材

这里主要是要单独讲的就是镜头,焦段越广、则视野越宽阔,能够捕捉到流星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最好用24mm或者更广的广角。

除此之外,由于流星雨是要通宵连拍素材,那么额外要准备的就是充足的备用电池、足够大容量的储存卡,并且每天开拍之前都要进行状态的检查——这样尽量避免在拍摄的过程中出现相机暂停工作的情况。

而且最终成片会包含地景、银河与流星等诸多素材,为了保证各个区域的画面质感都达到最佳,现在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分别拍摄,后期再进行合成。

蓝调时间拍摄地景,参数F11、ISO100、30秒曝光,这样的话能确保地景的细节与层次,也能避免噪点。

640?wx_fmt=jpeg

蓝调地景素材

8月银心升起时间较早,先行拍摄银河,参数 F2.0、ISO4000、25秒曝光,这也是较为常规的参数。

640?wx_fmt=jpeg

先行拍摄的银河素材

等辐射点升起之后,可以开始持续拍摄流星雨,参数F2.0、ISO12800、大约8~10秒曝光。这是因为流星划过的速度很快,高光提高、曝光时间缩短才能记录下比较好的轨迹效果。

640?wx_fmt=jpeg

通宵拍摄的素材

现场辅助软件

前面讲了这么多基本功课,等到了拍摄时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确定附近区域的天气以及定位银河的角度,那么推荐的两个手机APP就是“莉景天气”和“StarWalk2”。

莉景天气随着版本的更新,已经能够结合众多影友分享的图片,在地图上标注出各个区域的星空机位。基于此再去看最近几日的卫星云图变化,就能非常明确地知道哪些机位是可以去的。

640?wx_fmt=jpeg

另一个StarWalk2主要是方便一些对于星象尚不熟悉的影友进行定位,打开APP后、能在屏幕上看见实时的银河方位和英仙座辐射点的角度,帮助我们在黑夜中确定构图方向。

640?wx_fmt=jpeg

至此,我们完成了一场流星雨拍摄中人力所能做到的工作,剩下的就是交给运气了。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等到的是壮观的火流星坠落、还是彻底扑街的乌云——这也正是风光摄影的魅力所在。

本课总结

在本次授课中,我从最基础的天文知识开始,到必备的器材和拍摄的核心操作,以及现场的辅助软件,让影友们对流星雨的捕捉有个知识体系的了解。

之后我会在结合今年新拍的素材来录制视频,介绍流星雨的后期修图方法,欢迎大家关注!~

欢迎关注

欢迎添加微信 343166584,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我的摄影答疑群。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