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这句极致的赞誉,出自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之口。 巴德岗(Bhadgaon),也被称为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是尼泊尔第三大主要城市。早在公元12世纪,由安南达·马拉国王正式兴建。不仅如此,巴德岗还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的橱窗,也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在这里,除了能体验到尼泊尔的古老文化,还能感受到一种极度宁静的生活氛围。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

巴德岗(Bhadgaon),也被称为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是尼泊尔第三大主要城市。早在公元12世纪,由安南达·马拉国王正式兴建。不仅如此,巴德岗还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的橱窗,也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在这里,除了能体验到尼泊尔的古老文化,还能感受到一种极度宁静的生活氛围。

巴德岗(Bhadgaon),也被称为巴克塔普尔(Bhaktapur),在尼泊尔语中意为“稻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是尼泊尔第三大主要城市。早在公元12世纪,由安南达·马拉国王正式兴建。不仅如此,巴德岗还是尼泊尔的文化之都,中世纪尼泊尔城镇生活的橱窗,也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在这里,除了能体验到尼泊尔的古老文化,还能感受到一种极度宁静的生活氛围。

面对眼前这世界文化遗产,500多年历史的马拉王朝仿佛重现在我眼前。从14世纪到16世纪,巴德岗都是当时马拉王朝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但最终马拉王朝在经历了三国时期后,被加德满都谷地西部的廓尔勒人攻陷,最后走向灭亡。

面对眼前这世界文化遗产,500多年历史的马拉王朝仿佛重现在我眼前。从14世纪到16世纪,巴德岗都是当时马拉王朝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但最终马拉王朝在经历了三国时期后,被加德满都谷地西部的廓尔勒人攻陷,最后走向灭亡。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尼泊尔文化的影响是其他王朝无法比拟的。尼泊尔人现在使用的文字就是在马拉王朝时期得到统一的。如今尼泊尔的国教印度教也是由国王贾亚斯堤提·马拉带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尼泊尔文化的影响是其他王朝无法比拟的。尼泊尔人现在使用的文字就是在马拉王朝时期得到统一的。如今尼泊尔的国教印度教也是由国王贾亚斯堤提·马拉带来的。

这座白塔在4•25大地震中已经坍塌,那些美好时光只能成为回忆。

这座白塔在4•25大地震中已经坍塌,那些美好时光只能成为回忆。

夕阳下,杜巴广场上的游客。

夕阳下,杜巴广场上的游客。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这句极致的赞誉,出自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之口。

“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这句极致的赞誉,出自英国著名旅行家鲍威尔之口。

傍晚时分,站在寺廊前的当地人,仿若此刻与神同在。

傍晚时分,站在寺廊前的当地人,仿若此刻与神同在。

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之后,如今的巴德岗仍旧矗立在那金色的夕阳之下,成为众多游人观光游览必去之处。只是,曾经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留给后人的只是无限的追思与遐想。<br />

在经过了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之后,如今的巴德岗仍旧矗立在那金色的夕阳之下,成为众多游人观光游览必去之处。只是,曾经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留给后人的只是无限的追思与遐想。

砖红色是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建筑风格。看着来往如织的各国游人,却没有泰米尔的嘈杂,反而增添了几分宁静。正如佛家所说:“用清净心看世界,世界便清净。”不知是这座古城的性格影响了游人,还是游人甘心寄情于此,总之,来到这里,便也静静的停留了。

砖红色是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建筑风格。看着来往如织的各国游人,却没有泰米尔的嘈杂,反而增添了几分宁静。正如佛家所说:“用清净心看世界,世界便清净。”不知是这座古城的性格影响了游人,还是游人甘心寄情于此,总之,来到这里,便也静静的停留了。

精美绝伦的巴德岗木雕,纽瓦丽风格的建筑。但在此次大地震中,加德满都很多纽瓦丽风格的建筑已经损毁,这将是人类最大的遗憾。

精美绝伦的巴德岗木雕,纽瓦丽风格的建筑。但在此次大地震中,加德满都很多纽瓦丽风格的建筑已经损毁,这将是人类最大的遗憾。

精美绝伦的巴德岗木雕,但在此次大地震中,加德满都很多纽瓦丽风格的建筑已经损毁,这将是人类最大的遗憾。

精美绝伦的巴德岗木雕,但在此次大地震中,加德满都很多纽瓦丽风格的建筑已经损毁,这将是人类最大的遗憾。

在我们住的旅馆楼顶,俯瞰巴德岗居民区被朝阳染成了金色。

在我们住的旅馆楼顶,俯瞰巴德岗居民区被朝阳染成了金色。

往古城深处走,便是当地人的生活区。很少有游客涉足这里。远离古城的繁华,这片当地人的生活区,显得更加宁静。遇见路上慢悠悠行走的当地人,或者坐在小摊前打发时间的老人,仿佛外面的一切繁华都与他们无关,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小摊贩推车上木瓜的卖相不好,可味道却相当不错。<br />

往古城深处走,便是当地人的生活区。很少有游客涉足这里。远离古城的繁华,这片当地人的生活区,显得更加宁静。遇见路上慢悠悠行走的当地人,或者坐在小摊前打发时间的老人,仿佛外面的一切繁华都与他们无关,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最重要。小摊贩推车上木瓜的卖相不好,可味道却相当不错。

午后,当地学生放学了。

午后,当地学生放学了。

宁静的街道上,电线纵横交错。两旁的建筑遮住了阳光,街道显得有一丝冷清。马路边,当地人拎着铁罐子取水。这里除了是他们的生活用水之外,还成为很多人天然的洗浴场所,经常看到有小孩妇女在这里洗头,一股股亮晶晶的水流在太阳的照射下,洒在小孩棕色的肌肤上,显得格外健康与和谐。<br />

宁静的街道上,电线纵横交错。两旁的建筑遮住了阳光,街道显得有一丝冷清。马路边,当地人拎着铁罐子取水。这里除了是他们的生活用水之外,还成为很多人天然的洗浴场所,经常看到有小孩妇女在这里洗头,一股股亮晶晶的水流在太阳的照射下,洒在小孩棕色的肌肤上,显得格外健康与和谐。

水果摊贩正在给我们削木瓜。

水果摊贩正在给我们削木瓜。

巴德岗古城居民区有很多水井,每日清晨,当地妇女就会提着这种水壶去水井取水,这成为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巴德岗古城居民区有很多水井,每日清晨,当地妇女就会提着这种水壶去水井取水,这成为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天色逐渐暗下来,杜巴广场上,不远处一座白色佛塔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在佛塔前,有说有笑,这一幕让我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只是现在已远去多年,只在脑海里残留下模糊的印记。(这座白塔在4•25大地震中已经坍塌,那些美好时光只能成为回忆。)

天色逐渐暗下来,杜巴广场上,不远处一座白色佛塔吸引了我的目光。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在佛塔前,有说有笑,这一幕让我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代,只是现在已远去多年,只在脑海里残留下模糊的印记。(这座白塔在4•25大地震中已经坍塌,那些美好时光只能成为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