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甭管你是文科生理科生

让我先尴尬你一下

下面这个公式是啥意思?

1240

还记得熵这个概念么

浅显地说,熵就是混乱的程度

其实,隐含着一个重要的人间真理:

越混乱,越是均匀调和


在大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更会有这样的体会

家不是一个能讲道理的地方

乱七八糟的你来我往伴随着寒来暑往

搅和成了有情有怨的这么一家子

所以

搅着搅着

就均匀了,和谐了

就有了彼此的依赖感

抱成了团

就像肉丸子


—— 圆滚滚的分界线 ——


重复就是力量

重复就是艺术

所以,剁馅儿就是力的艺术

说人话就是:

有力气和耐心就能干的活儿

1240

把肉剁成馅儿这件事

与一个现代词儿很神似

那就是:渣化


对刚开始具备下厨能力的古人们来说

面对一坨肉时,一般能做的

要么Barbecue,烤了吃,即炙

要么就直接剁丫的,即醢(hǎi),意思是肉酱

别看肉酱好吃

其实,醢并不只是厨房里带着香气的生活

更是上古大刑之一

嗯,把人搞成肉酱

现代人文明了

也就是嘴上有时说:我恨不得啃了你

人类祖先那可是实干派

比如著名享乐派行为艺术家纣王

就曾经因为九侯的女儿进宫后

不喜欢整天跟他情趣游戏

怒而杀之,然后把她老爸九侯剁了渣渣


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

——《史记·殷本纪》


纣王应该会喜欢这样的广告语:

纣王欢乐酱,你家人的味道

1240


剁好之后,就先要搅和一下

而搅肉馅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

就像过日子一样,要劲儿往一处使

1240


搅拌其实就是为了撩拨蛋白质

同方向转动让蛋白凝胶作用更为充分

够粘,够弹,够亲密

作为诚意满满的大荤

肉馅儿也是最怕发腻的

所以最能调和味道的葱是不能少的

1240


而另一位配料中的战斗机终于登场了

那就是连孔子都拿来当零食的——姜

1240


葱作为能够单独成菜的配料

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姜更疯狂

可以是菜,可以是料,可以泡酒

还可以是糖果般的零食

1240


很多地方都有腌制糖姜的传统

想起我当年第一次去拜见丈母娘时

被热情招待品尝姜片的情形

口味是相当的刺激

葱姜混在肉里

改善了硬菜太硬的问题

但要是想让丸子汤变得鲜美

还得请出一位清淡胖闺蜜——冬瓜

1240


冬瓜有着典型的女人特征:

表象和内心差别很大

冬瓜很胖,却有减肥的功效

明明自己都胖成马了

还操着别人那份儿闲心

冬瓜的皮没啥美丽

可瓤啊籽儿啊可以美容

不是洗面奶就是液态面膜

祛斑磨皮,你值得拥有

冬瓜明明看着胖乎乎的挺暖人

其实性格冰冷

体质偏寒的人最好离她远点


1240


好,和事的葱,热烈的姜,冷艳的冬瓜

一个好肉三个帮

肉呢

肉……还得捯饬捯饬

1240

1240

1240

1240

1240

1240

1240

1240


每种饮食都有自己的追求

丸子的追求就是:必须圆

1240

1240

1240


南北朝时北魏的崔浩写了一本《食经》

根据他母亲的口述记下来很多名菜的制作方式

这本上古吃货终极奥义早已找不到了

部分篇章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尚存

1240


其中有道菜叫:跳丸炙

以羊肉猪肉混合,加葱姜橘皮等做成丸子

火烤到半熟,再进羊肉汤里煮熟

可能算是对天朝丸子最早的书面记录了

1240

1240


上桌后撒点香菜

一声“开饭啦”加上几声回应

1240


家的生机与温情

就这么一天一天混着,搅着

成了生命中最好的福与恩


—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家的味道 —

家事最小,也最大

家事最简单,也最复杂

道理都讲得清楚想得明白

可一加上家人这层关系

就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吃惯吃不惯的,都在一个锅里

看惯看不惯的,都在一个屋里

烦起来想分开,可见不着又总要念叨

家,本来是个心里的念想

但日子真过起来,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所以,有生活智慧的人都懂得糊涂

糊涂着过,糊涂着搅

搅得久了,匀了

生活的味道也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