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说法不以为然,但走过、念过一些地方后,才发现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至深至远!“故乡”是什么呢?我以为就是几户人家、几缕炊烟、几条街巷的一座“城”,这样的“城”,有儿时嬉戏的梦境、梦里敲窗的细雨、梦醒时的惆怅或欢愉。当记忆有了符号,才有漂泊时维系的根,他乡邂逅的认同和畅饮。 其实,每座城市无论去过一次或两次,每次至多几天,而记忆又如此的不可靠,如何谈得上认知呢!但何妨随着光影去回味一些因“城”而生,或因“市”而立的城市!  <br />
这幅《等》摄于西安的古城墙上,不知是剧组排练还是举行何种仪式,画面外站着许多身着古装的人,我赶紧按下快门,人们随即鱼贯入座,不知道谁在等谁?<br />


这幅《等》摄于西安的古城墙上,不知是剧组排练还是举行何种仪式,画面外站着许多身着古装的人,我赶紧按下快门,人们随即鱼贯入座,不知道谁在等谁?

深圳,中国最典型的因“市”而立的大城市,而这幅《城的节拍》就摄于著名的华强北大道上。在这座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的城市里,满目繁华,却暗涌浮躁与急促,只有生活在那的人,才合得了那个节拍。但我以为,将生活的频率停驻在这样的节点后,宁静,成了奢望!

深圳,中国最典型的因“市”而立的大城市,而这幅《城的节拍》就摄于著名的华强北大道上。在这座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的城市里,满目繁华,却暗涌浮躁与急促,只有生活在那的人,才合得了那个节拍。但我以为,将生活的频率停驻在这样的节点后,宁静,成了奢望!

在大连的世纪广场见到了《一条路》,恍然间明白一座城市的品味需要传递,这样,传承的脉络里才会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步点,留下与众不同的特质和韵味,虽然,这条路现在有些意味深长。

在大连的世纪广场见到了《一条路》,恍然间明白一座城市的品味需要传递,这样,传承的脉络里才会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步点,留下与众不同的特质和韵味,虽然,这条路现在有些意味深长。

关于爱的记忆,在城市里总是个永恒的话题,这朵《谁的玫瑰》抓拍于成都的春熙路上,虽然有些跑焦,但给了我许多想象的空间:他们爱的、想的、怨的、念的……或许,摄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讲述不同的故事,刻录不同的光阴!

关于爱的记忆,在城市里总是个永恒的话题,这朵《谁的玫瑰》抓拍于成都的春熙路上,虽然有些跑焦,但给了我许多想象的空间:他们爱的、想的、怨的、念的……或许,摄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讲述不同的故事,刻录不同的光阴!

碧溪古镇就是一村庄,但在“茶马古道”的路标里,她亦然一座让马帮停歇片刻、客商顿足交易的“城”,所以才出了庾恩旸这样的名仕,留下庾澄庆这样的后代。这幅《小镇人家》就摄于碧溪的某个早晨,女主人或许早街散场,拉着童车、挑着孩子和菜市场上的收获,脚步匆忙地回家做饭。从碧溪的变迁可见,“城”无所谓大小,“市”则越大越强,很多地方因为“市”的功能退化后,繁华渐渐落幕。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或许有些平淡,但心里的那一份安宁,却不是外人所能了解和体味的……

碧溪古镇就是一村庄,但在“茶马古道”的路标里,她亦然一座让马帮停歇片刻、客商顿足交易的“城”,所以才出了庾恩旸这样的名仕,留下庾澄庆这样的后代。这幅《小镇人家》就摄于碧溪的某个早晨,女主人或许早街散场,拉着童车、挑着孩子和菜市场上的收获,脚步匆忙地回家做饭。从碧溪的变迁可见,“城”无所谓大小,“市”则越大越强,很多地方因为“市”的功能退化后,繁华渐渐落幕。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或许有些平淡,但心里的那一份安宁,却不是外人所能了解和体味的……

到的时候雨刚停,于是遇到了彩虹,于是有了画中画,有了《新都桥的某个黄昏》。新都桥这样的地方,一生中至少应该去一次。因为,无论从地理上或是心灵里,它就是一座驿站!驿站,也是一座城。

到的时候雨刚停,于是遇到了彩虹,于是有了画中画,有了《新都桥的某个黄昏》。新都桥这样的地方,一生中至少应该去一次。因为,无论从地理上或是心灵里,它就是一座驿站!驿站,也是一座城。

但凡外出,遇到教堂,我都会顿足观望,于是在哈市记录了《飞过教堂顶》。教堂,向来是很有意境的地方,因为一些人在那寄存了信仰。

但凡外出,遇到教堂,我都会顿足观望,于是在哈市记录了《飞过教堂顶》。教堂,向来是很有意境的地方,因为一些人在那寄存了信仰。

摄于居住的小城蒙自的《观景的人》。让我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因此,我问自己,蒙自是城市吗?蒙自有风景吧?略去面积的要素,现在的蒙自或许还不能同清末和民国年间的蒙自相提并论,在上海有一条“蒙自”路,从租界时代一直沿用至今,那时,或者现在,能作为上海路名的县城寥寥无几。所以,一座城市要有地标,更要有品味,地标可以搭建,而品味是不同文化交融敷衍后渐渐清晰的那道风景!

摄于居住的小城蒙自的《观景的人》。让我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因此,我问自己,蒙自是城市吗?蒙自有风景吧?略去面积的要素,现在的蒙自或许还不能同清末和民国年间的蒙自相提并论,在上海有一条“蒙自”路,从租界时代一直沿用至今,那时,或者现在,能作为上海路名的县城寥寥无几。所以,一座城市要有地标,更要有品味,地标可以搭建,而品味是不同文化交融敷衍后渐渐清晰的那道风景!

关于城的记忆,无非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之地,片面地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用联想与臆断构架一个不真实的地方,然后慢慢回味。所以,旅行就是一个自恋、自说、自话和自我的过程。就像这幅《表达》一样,镜头内外的我们,都在自我表达!

关于城的记忆,无非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之地,片面地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态,用联想与臆断构架一个不真实的地方,然后慢慢回味。所以,旅行就是一个自恋、自说、自话和自我的过程。就像这幅《表达》一样,镜头内外的我们,都在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