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我小时候的北京夏天是非常炎热的,而我们从来不睡午觉,胡同、大野地里奔跑,那时候的蜻蜓特别多,每个小孩子都有个绿色的网,逮蜻蜓的技术很高超,把蜻蜓放在屋子里抓蚊子,可是它都活不久; 那时候没有空调,有个空调扇已经很不错啦。大人们晚上拿着扇子板凳坐在自家门前乘凉,一嗓子老街访都会出来坎大山。孩子们也有了不睡觉的理由,大人们乘凉,孩子们就捉萤火虫[呲牙] 那时候的北京的冬天是上学路上最开心的季节,一路走一路滑,棉鞋都滑漏底儿了(我的棉鞋是红色条绒点点儿)。我经历了老平房的搬迁,对于我来说,是很期待且兴奋的,多年后,我开始怀念平房时时光,即使那时候胡同没有路灯,但是从每家门道投射出来的光,就像跳房子一样,一格亮,一格暗。《枣树》里有着我熟悉的老北京人情、老北京的味道。我是北京的孩子,仿佛听见小时候妈妈在家门口喊我回家,这种感情,小时候的我们,我不说你也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