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0512.jpg

老实说我是先认识的文德斯,再认识的萨尔加多。

The Salt of the Earth

导演: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编剧: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 David Rosier / Camille Delafon

主演: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 维姆·文德斯 / 朱利安·诺里贝罗·萨尔加多 / Lélia Wanick Salgado

文德斯是一个好的追星族,我这里说追星不是像今天会场里噼里啪啦像个不停的快门,和放肆不羁的那些大屁股,文德斯这些年拍了不少十分十分可以说遗产级的艺术家,皮娜是,萨尔加多也是。

萨尔加多的这本片子名字是地球之盐,出自圣经:

据《新约·马太福音》记载:耶稣对他的门徒说:“Ye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but if the salt have lost its savor, wherewith shall it be salted? ”

你可以理解这个短语为中坚力量,精英,高尚的人。

我的理解,地球之盐,是一种良心与负担。担负着全人类的感知的重要物质,影响了其他一切的体验。

文德斯拍萨尔加多,大篇幅的用独白和萨尔加多看起来十分严肃天生下垂的白眉以及悲剧般的光线来完成了萨尔加多对自己的成长的讲述,配合上电影中虚构的图片平面,食用起来像莫吉托一般的清凉,同时喝多了有些迷离,搞不清楚到底是电影还是摄影。

电影的导演中的julian是萨尔加多的大儿子,电影的拍摄工作,有很多是他同父亲一起完成拍摄项目时完成的。今天的见面会上,萨尔加多基本上把电影里的内容用极其概括的方式复述了一遍,我还在怀念他在南极拍照时的画面,不是萨尔加多镜头里的南极,而是有萨尔加多的南极。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萨尔加多无意间成为了景观。虽然他应该无意为之。

今天从会场回去的每一个人手机里相机里一定都塞上了萨尔加多的脸,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并没有什么luan用。他是一个符号了,像我们朋友圈里去趟极圈,一定会有的蓝绿紫迷幻色带一样的存在。我不经意的想他到底代表着什么。

今天又两句话,让我浑身发凉。

一是萨尔加多说自己行走在这个博物馆像标本一样的被参观。

见面会完了之后我硬是在馆里磨蹭到保安赶我出去,这个博物馆我是第一次来,外表看起来像某些海绵组织内部结构的放大硬化物,来的时候匆匆忙忙只见到一条狭窄的走廊,以及一个对抽烟不友好的环境。

参观博物馆是今天最开心的事情,那些被施了定身咒语的动物,骨骸,以及体积,都完美的留在了某一个瞬间,标本为什么不是摄影呢?走到化石的那一层,惊叹于自然的力量挤压出的符合现代审美的构图,ok,我觉得那是真的有力量的照片,虽然我知道那是生物尸体的翻模(不知道怎么形容,我得补课),那是两个时代变迁唯一没有严丝合缝的地方,记忆就在那里喘了一口气,是摄影吧,是的,我迷恋那些犹如文人小品般的鱼化石。

老萨说自己像标本,一件事是他确实是被参观了,被我们那声好美的无意义的呻吟给波及到了。另一件事是他的照片教科书一般的划出了一个高度,甚至我要讲一个句号。

会间老萨放了自己作品的图集vedio,(音乐非常的好,编辑的安排也清晰准确,几个层次的搭建虽然有些重复但也不乏推进),我们不去说那些拿着手机翻拍人家作品的人,他这些(最经典的摄影概念,老萨今天谈到的他的概念的摄影)照片无疑是100分的水准,把银子感光这件事的从头到尾的呈现出来。但是比起刚有摄影术时那些殖民者带回的图像,除了有更高的清晰度,更丰富的黑白灰,更强大的形式感,以外还有什么,也许还有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现代学科的系统在内。

写到这里我原本是想说些不太积极的话,但是我突然理解了他说的拍他人拍自己这件事,他同样面临着作品并没有真正的完成它作为艺术家,传达意义的部分,我们停留在怀疑美学,怀疑系统,怀疑庞大的层面上,忘记了作为观众最应该有的同理心,不是萨尔加多不对,是我不对,我掌嘴。

老萨的照片是化石,是时代与时代之间换气的中间时段,那些重要的事件,那些社会进程中的人们,我们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下一个要到来的时代挤压,萨尔加多将他们记下来,制作成化石。

好多人提到化石,仿佛就是科学馆里的教材,如果真的有上帝,我相信有一些他一定是有意为之的,我们不要讲萨尔加多还艺不艺术,那真的是屁大的一点事,我突然相信,他完成了一大批有意为之的化石,领会贯彻了真正的摄影的意义。

萨尔加多开始摄影的年代西方艺术陷入一片混乱,丹托写艺术的终结之后,他说只有当一个东西终结以后才能进行研究,摄影现在一片混乱,像任悦老师写的标题,风景依然不明,私摄影和家庭记忆分不清楚,图像和摄影分不清楚,虚拟和现实分不清楚,观念和纪实分不清楚,走路的和蹲马桶的分不清楚,物质的和信号的分不清楚,一片混乱。萨尔加多是前摄影时代(斗胆造词)的贯彻者,后摄影时代永远要去看他这个标本作为参照。我希望再乱一点,再人人都是摄影师一点,在这种迷局当中,体现出意义才会显出它原本就应该得到的地位与价值。

第二句话是任悦老师问的,摄影的终结。

我现实打了冷颤,后来又欣喜了起来。像害怕旧情人一般的害怕终结之前的摄影,像恐惧一辈子单身一般恐惧后摄影时代的选择焦虑。

终其所以我们不过是思考的强迫症患者,伦理道德经验,是安全的量尺。无底线,也许只有艺术能够完成,同时也要去跳跃,够那个智慧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