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树丛中瞄准射击的岜沙猎手。岜沙的枪是一种古老的燧发枪,射程大约20-30米左右,可以在近距离用来射杀野猪、麂子等中型动物。

2013年3月5日,一位76岁高龄老人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历程,众亲友前来为他送行。按照祖上的规矩,男性死者的葬礼女人是不能插手帮忙的,但她们要在一旁等待,下葬的时候跟随在队伍的后面前往墓地为死者送行。否则就会惹怒鬼神,给山寨带来麻烦和灾难。图为站在巷口等待下葬的妇女们。

下午,在祭师为死者超度完毕后,抬着祭品的汉子先行前往墓地,同时一位亲戚从死者家的“禾晾”架上拆下一根长木杆放到死者家的空地上。“禾晾”既是岜沙人晾晒粮食的工具,同时也被当做是连接岜沙人生死两界的桥梁。岜沙苗的葬礼十分的简朴,当天去世当天下葬。

傍晚,死者用青布包裹好后被篾条绑在禾晾杆上,由两名健壮的男子抬着,沿着寨子边的小路疾步前往墓地。死者将在墓地被装入现场打制的棺木中入殓。岜沙人操持丧葬与周围他民族最大的区别就是棺木不进村寨。他们很忌讳死尸,觉得很晦气。

身着蓝紫色泛着青光的“盔甲”,长枪横搭在双肩,冷峻的双眸中透出自信的目光,犹如武士一般走在寨子中的岜沙枪手们。岜沙男人爱枪是出了名的,“枪不离手,时刻准备抵御外来入侵”是他们的祖训。

秋收前夕,在田间持枪守护的汉子。岜沙周边山高林密,稻谷成熟季节,野猪、山兔等动物经常会窜出来偷食和破坏,而且以前也曾发生过外来人盗窃的情况,所以持枪护田是枪手们的一个重要职责。

苗人普遍嗜烟,岜沙男人们尤其嗜好当地自产的土烟,尽管现代化的机制卷烟已经大行其道。图为冬日里在山林中狩猎过程中烤火取暖、吸烟小憩的岜沙汉子们。

岜沙人持枪是受到国家特别许可的,这让汉子们特别引以为荣。火枪,是伴随岜沙男人一生最为重要的标志之一。虽然法律禁止捕猎大、中型动物,但这并不妨碍枪手们射杀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小型猎物。图为农闲时大寨村民滚学文在田间射猎。

出外或下田必扛一支枪,背一把刀,带一条狗,这已经是岜沙男人的一种习惯。持枪是岜沙的重要标志,是其文化的传承和象征。图为夕阳下挑着竹篓、提枪走在山间小路上的汉子。

雨后,在村寨的土路上修补拓宽路面的汉子。

在远离村寨的田间简陋窝棚里看田的老人。

房间内岜沙老人滚内拉的背影。从老人前方门口透射进来的光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老人头顶那显眼的“发髻”。

时至今日,当地男人们仍然习惯于用镰刀剃去头上四周的毛发而保留中间部分挽成发髻。“发髻”在岜沙语里称做“户棍”,是男性成人的标志。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宗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的最为古老的男性发式。岜沙人也因此认为自己是最正宗的苗族。图为贾丢两的老伴正用镰刀为他剃头。

.枪,是岜沙枪手们的最爱,有一杆好枪或者能够得到祖传的老枪,是汉子们最为骄傲的事情。图为农闲时分,枪手们在维护自己的爱枪。

父子枪手。在岜沙,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枪——尽管这枪似乎小了点儿。待孩子长大到16岁时,族里会为他举行成人仪式,家里会为他打制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枪。而老猎手也经常会将自己的爱枪传给孙子。有了枪,这个男孩就被整个族群视为真正的男子汉了。

“吃新节”,当地亦称“秋千节”,是年轻人恋爱的季节。节日期间,人们将扎好的稻草绳系在树上绕成秋千,男女青年就在大树上荡秋千。通过荡秋千,有缘的男女青年会互相倾诉爱意最后结为伴侣。岜沙人的婚恋,讲究的是情投意合。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侵蚀,这样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清晨,走在石板路上的伴郎和新娘。岜沙的婚嫁一般选在冬天农闲时。男方家选定良辰吉日,委托本族一位妻子健在有儿有女的男人去女方家接亲,另外还有一位年轻人负责打火把照明。两人到女方家先和女方家兄弟喝酒唱歌,鸡叫两遍后,护送新娘走向婆家。

一年一度的芦笙节,是当地最为重大的节日。在寨子里面向东方的斜坡上,寨老滚拉旺默默地看着芦笙队伍吹奏着芦笙,缓慢地、倒退着向坡上走来。岜沙苗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东部过来的,每逢重大节日,芦笙手们都要列队面向东方吹响芦笙,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节日里,吹奏芦笙的汉子们。

枪手滚水马头顶“发髻”、身着“盔甲”、肩扛火枪、腰挎弯刀,昂首拂面、似古代武士般立于人群之前......,这就是人们所称呼的“现代兵马俑”——岜沙苗汉子的形象。

随着岜沙的知名度的提升,前来旅游探秘的游客也日益增多。图为向游客展示枪手文化的岜沙汉子们——通过表演,既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留住一部分青壮年,同时也可以延续自己的传统习俗。毕竟出外务工是要去除头上的那个“发髻”的,否则被人笑话。久而久之,长期在外的年轻人也会逐渐淡忘自己的传统。

“一支枪、一条狗,一枝扛子朝山走”。清晨,枪手们扛着猎枪带着猎犬沿着田间小径走向远山。岁月更替,时光改变了一切,岜沙这个独特的活化石和静土也无法例外。特别是近年来当地旅游业的快速扩展,岜沙正面临着即将到来的巨变;同时,岜沙人的观念也在改变,愿在变迁中的岜沙人能保留下尽可能多的传统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