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褐胁雀鹛
物种分类:鸟类→雀形目→鹟科→雀鹛属
拉丁名:Alcippe dubia
英文名:Olive-sided Tit Babbler
属中文名:雀鹛属
地理分布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四川东南部秀山、南川、南部屏山、西南部米易、会东、木里、盐源、雷波、凉山,贵州北部习水、绥阳、遵义、西北部威宁、大方、东北部江口、中部贵定、龙里、都匀、东南部从江、榕江,云南西北部贡山、增口、德钦、宾川、丽江、西部维西、泸水、腾冲、盈江、维西、凤庆、大理、镇康、耿马、永德、西南部西盟、沧源、澜沧、南部西双版纳、元阳、东南部文山、东北部盐津、永善、中部昆明、景东,湖南和广东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和缅甸。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栖息于林缘疏林灌丛草坡和耕地以及居民点附近的稀树灌丛草地。
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林下灌木枝叶间,也在林下草丛中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在灌丛间跳跃穿梭或飞上飞下,有时亦见沿树干螺旋形攀缘向上觅食,边活动边发出‘嘁、嘁、嘁’的叫声。
主要以甲虫、蝗虫、蝽象、步行虫、鳞翅目幼虫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虫卵和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形态特征
体重♂14-20g,♀18-22g;体长♂128-148mm,♀123-145mm;嘴峰♂10-13mm,♀9-13mm;翅♂52-65mm,♀50-64mm;尾♂56-70mm,♀60-69mm;跗蹠♂20-24mm,♀20-24mm。
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林下植物发达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高度1000-2500m,巢多置于林下草丛中地上。巢呈杯状,外层由玉米叶、枯草、树叶、竹叶等材料构成,内层为细的草茎、根和树叶及纤维。测量的一巢,外径为13.5cm,内径8.4cm,高9.5cm,深7.6cm。每窝产卵3-5枚,卵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密被有红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9-20mm×15-16mm,重1.5-2g。雌雄轮流孵卵,雏鸟晚成性,刚孵出的雏鸟全身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