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位,提起来这个词,感觉总是很模式化的东西。也许今天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去固定的地方,拍固定的车,但回想起过去的十年,许多机位被发掘之初的那种新鲜感又重新涌上心头。十年间,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机位见证了这些年车辆更替,有的机位则已经消失,无法再进行拍摄。 鞍山西道,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曾经的鞍山西道并没有隔离带,三个主要车站都是天然的机位,数不清在这里拍过了多少车,满满都是回忆。

鞍山西道,曾经生活、学习的地方,曾经的鞍山西道并没有隔离带,三个主要车站都是天然的机位,数不清在这里拍过了多少车,满满都是回忆。

鼓楼东,曾经的重要机位,因东马路地铁施工,期间大量公交线路都要绕行城厢东路,再加上原有的线路,这个车站汇集了大量车型,算是一个拍车圣地。如今路中间也已经安装了隔离带,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鼓楼东,曾经的重要机位,因东马路地铁施工,期间大量公交线路都要绕行城厢东路,再加上原有的线路,这个车站汇集了大量车型,算是一个拍车圣地。如今路中间也已经安装了隔离带,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泰兴南路天桥,那些年万达还没开业,那些年还没有爱琴海,那些年津滨大道还没堵成现在的样子,天桥上自然成为了拍摄大环的好位置。

泰兴南路天桥,那些年万达还没开业,那些年还没有爱琴海,那些年津滨大道还没堵成现在的样子,天桥上自然成为了拍摄大环的好位置。

聂公桥,如今依然存在的位置,卫津路南下的线路都会途经此处,线路数量不少,拍摄角度也比较舒服。

聂公桥,如今依然存在的位置,卫津路南下的线路都会途经此处,线路数量不少,拍摄角度也比较舒服。

洋货,塘沽我最熟悉的一个机位,因为途经的线路比较多,又都是塘沽的主力线路,自然去的次数也就比较多,2013年春,碰巧在此地赶上了834新车首日上线。

洋货,塘沽我最熟悉的一个机位,因为途经的线路比较多,又都是塘沽的主力线路,自然去的次数也就比较多,2013年春,碰巧在此地赶上了834新车首日上线。

北站体育场,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马路较宽,车型比较丰富,如今也已经是回不去的位置了。

北站体育场,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位置,马路较宽,车型比较丰富,如今也已经是回不去的位置了。

海达家乐一店,曾经武清公交所有线路汇聚的地方,第一次去武清一定都会到此地看车,虽然拍摄角度一般,但能够看尽区内所有线路配车。

海达家乐一店,曾经武清公交所有线路汇聚的地方,第一次去武清一定都会到此地看车,虽然拍摄角度一般,但能够看尽区内所有线路配车。

世纪钟环岛,不需要多说,永远经典的位置,东站所有线路的必经之地,这些年最喜欢的拍摄机位之一。

世纪钟环岛,不需要多说,永远经典的位置,东站所有线路的必经之地,这些年最喜欢的拍摄机位之一。

南马路时代广场,存在感不是太高的机位,不过也没少在此地拍车,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拍过了观光3路之后,这条马路就加装了隔离带。

南马路时代广场,存在感不是太高的机位,不过也没少在此地拍车,印象比较深的是,在拍过了观光3路之后,这条马路就加装了隔离带。

天山路,也是十分经典的位置,早期应该是我最先发掘出来的,直到如今还是会经常到这里拍一拍681,怀念曾经各色的涂装,怀念曾经各异的车型,怀念曾经那个破车横行的年代,现在出现在镜头里的只剩下一台台相同颜色的新能源。

天山路,也是十分经典的位置,早期应该是我最先发掘出来的,直到如今还是会经常到这里拍一拍681,怀念曾经各色的涂装,怀念曾经各异的车型,怀念曾经那个破车横行的年代,现在出现在镜头里的只剩下一台台相同颜色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