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是云南一种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戏曲剧种。它音乐优美动听,贴近民间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融歌、舞、戏于一体,是老百姓最喜爱的娱乐形式,被喻为云岭高原的红山茶。在昆明的官渡古镇、呈贡市民广场、海源寺,牛街庄等地,每逢周末,都会有一群来自昆明四面八方的云南花灯表演者们,早早来到古镇的休闲走廊上,为昆明市民们演绎云南方言花灯。至今昆明城里还有很多小型的“花灯窝子”,比如:官渡古镇的古渡梨园,牛街庄的滇戏博物馆等,上演许多传统的花灯剧,吸引了不少城里和乡下的观众,更不用说那些在街头巷尾、公园一角自唱自娱、自演自看的"花灯老人"了。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 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如今,花灯戏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面临同样的困境,花灯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同专业花灯剧团一样,花灯业余爱好者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些爱好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来,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记住乡愁,聆听乡音,急需采取措施对花灯戏这一地方特色剧种进行抢救、保护。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其中最具鲜明地域性的地方戏曲,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首先要依靠木地人来传承,如果连自己木土的人都对地方特有的音乐漠视,那么将本地的特色音乐推向更广阔的平台,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到底都是空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面临着各种新的复杂情况和艰巨压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努力强化对其的传承与发展。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花灯演员正在化妆。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花灯演员正在化妆。

2020年6月20日,走廊里表演花灯,是老杨师最开心的时候。

2020年6月20日,走廊里表演花灯,是老杨师最开心的时候。

2021年2月15日,昆明官渡,钱兆义和刘树华两位老师表演的《济公》,赢得阵阵掌声。

2021年2月15日,昆明官渡,钱兆义和刘树华两位老师表演的《济公》,赢得阵阵掌声。

2021年2月18日,正月初七,花灯爱好者们穿上戏服表演。

2021年2月18日,正月初七,花灯爱好者们穿上戏服表演。

2020年6月23日,来自后所的老哥,累了来一桶云南特有的水烟。

2020年6月23日,来自后所的老哥,累了来一桶云南特有的水烟。

2020年7月23日,演唱花灯剧的走廊,已然也是一个溜娃、训娃的场所。

2020年7月23日,演唱花灯剧的走廊,已然也是一个溜娃、训娃的场所。

 2020年6月24日,“老中医”边欣赏花灯,边为市民做按摩治疗。

2020年6月24日,“老中医”边欣赏花灯,边为市民做按摩治疗。

2020年8月23日,小狗也听得懂花灯剧调子了,随着音乐跳起舞。

2020年8月23日,小狗也听得懂花灯剧调子了,随着音乐跳起舞。

2020年8月8日,走廊小剧场正在表演云南花灯剧《杨白劳》片段,这是观众比较喜欢的剧目。

2020年8月8日,走廊小剧场正在表演云南花灯剧《杨白劳》片段,这是观众比较喜欢的剧目。

2020年8月6日,传统花灯少有的年轻观众。

2020年8月6日,传统花灯少有的年轻观众。

2020年9月12日,闹中取静的中国象棋,丝毫没有耽误。

2020年9月12日,闹中取静的中国象棋,丝毫没有耽误。

 2021年2月27日,正月十六,昆明官渡,因云南边境地区输入新冠病例增加,走廊里的花灯剧场,观众都戴上口罩了。

2021年2月27日,正月十六,昆明官渡,因云南边境地区输入新冠病例增加,走廊里的花灯剧场,观众都戴上口罩了。

2021年2月17日,螺峰楼走廊里正在演绎《小儿郎》,70多岁的老“姐妹”,因为花灯剧,成为了好朋友。

2021年2月17日,螺峰楼走廊里正在演绎《小儿郎》,70多岁的老“姐妹”,因为花灯剧,成为了好朋友。

2021年3月6日,土鸡蛋担子也进到了走廊花灯小剧场。

2021年3月6日,土鸡蛋担子也进到了走廊花灯小剧场。

 2021年3月14日,昆明官渡,土主庙前的走廊花灯,演员卖力表演。

2021年3月14日,昆明官渡,土主庙前的走廊花灯,演员卖力表演。

2021年3月27日,金鸡塔前,小付花灯队为市民表演《白毛女》。

2021年3月27日,金鸡塔前,小付花灯队为市民表演《白毛女》。

2021年3月31日,官渡古镇,现代花灯《碰瓷》。

2021年3月31日,官渡古镇,现代花灯《碰瓷》。

2021年4月8日,昆明海源寺,花灯爱好者们为市民演出。

2021年4月8日,昆明海源寺,花灯爱好者们为市民演出。

 2020年11月10日,昆明市钱王街,花灯小剧场。

2020年11月10日,昆明市钱王街,花灯小剧场。

2021年7月18日,晋宁河泊所村关帝庙,呈贡民艺花灯团正在表演《三女拜寿》。

2021年7月18日,晋宁河泊所村关帝庙,呈贡民艺花灯团正在表演《三女拜寿》。

2020年8月30日,80多岁的爷爷奶奶边打扑克边观看花灯剧。

2020年8月30日,80多岁的爷爷奶奶边打扑克边观看花灯剧。

 2020年9月5日,90岁的花灯爱好者现场演唱,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2020年9月5日,90岁的花灯爱好者现场演唱,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关帝庙,两个小孩在花灯舞台前。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关帝庙,两个小孩在花灯舞台前。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割肝救母》花灯剧上演。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割肝救母》花灯剧上演。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玉溪聂耳花灯团演出。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观音寺,玉溪聂耳花灯团演出。

2021年11月1日,古渡梨园,花灯剧《空城计》,司马懿的表演者是位香格里拉来的活佛。

2021年11月1日,古渡梨园,花灯剧《空城计》,司马懿的表演者是位香格里拉来的活佛。

 2020年7月12日,穿彝族小褂的花灯“热场王”。

2020年7月12日,穿彝族小褂的花灯“热场王”。

2021年5月30日,呈贡市民广场,来自“花灯窝子”牛街庄的花灯道具李兴老师在帮演员穿戴道具。

2021年5月30日,呈贡市民广场,来自“花灯窝子”牛街庄的花灯道具李兴老师在帮演员穿戴道具。

2021年7月19日,晋宁河伯所村,呈贡民艺花灯团的乐师们。丝弦和小二胡是云南花灯中的传统主弦乐器。

2021年7月19日,晋宁河伯所村,呈贡民艺花灯团的乐师们。丝弦和小二胡是云南花灯中的传统主弦乐器。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关帝庙,《三女拜寿》母亲沿街乞讨情节表演,观众有感赠钱。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关帝庙,《三女拜寿》母亲沿街乞讨情节表演,观众有感赠钱。

2021年4月6日,昆明积肖村,为了澄江演出,刘树华老师正在排练。

2021年4月6日,昆明积肖村,为了澄江演出,刘树华老师正在排练。

 2020年8月23日,每天早上开始上演走廊花灯剧,约下午四点左右,演员们收拾回家。

2020年8月23日,每天早上开始上演走廊花灯剧,约下午四点左右,演员们收拾回家。

2019年9月29日,昆明官渡古镇,牛街庄的老牛师,每天骑自行车赶场不同的花灯剧场。

2019年9月29日,昆明官渡古镇,牛街庄的老牛师,每天骑自行车赶场不同的花灯剧场。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呈贡民艺花灯团表演,团长李丽梅 ,1965年生 ,饰演母亲。

2021年7月20日,晋宁河泊所,呈贡民艺花灯团表演,团长李丽梅 ,1965年生 ,饰演母亲。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玉溪聂耳花灯团团长张善延,1945年生,工行退休,每周345在玉溪火车站排练,在宜良玉溪等地演出。

2021年7月27日,晋宁石寨村,玉溪聂耳花灯团团长张善延,1945年生,工行退休,每周345在玉溪火车站排练,在宜良玉溪等地演出。

2019年10月20日,昆明古渡梨园,在洪小柱老师的主持下,剧场周二至周五都有滇剧花灯演出。他们为昆明花灯的延续、传承身体力行。

2019年10月20日,昆明古渡梨园,在洪小柱老师的主持下,剧场周二至周五都有滇剧花灯演出。他们为昆明花灯的延续、传承身体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