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or AF VR 80-400mm f/4.5-5.6 D ED
技术数据:
- 焦长:
- 标定80-400mm,实测80.10-389.51mm
- 光圈:
- 最大光圈标定f/4.5-5.6,实测广角端f/4.52,长焦端由于测试仪器限制无法实测,最小光圈标定为f/32-38
- 镜片结构:
- 17片11组
- 视角:
- 对角30°-6°
- 变焦操作:
- 逆时针旋转变焦环120°
- 对焦操作:
- 顺时针旋转对焦环120°至最近对焦距离215cm
- 镜身规格:
- 长度最短172mm,最长229mm,直径89mm
- 重量:
- 1373克
- 滤镜尺寸:
- 77mm
- 卡口:
- 尼康D AF
- 标准附件:
- 遮光罩,软套
- 价格:
- 定价1960美元,美国市场参考零售价1700美元
外观与操作:
这是尼康的首支防振镜头,与同级非防振镜头相比尺寸和重量大约多15%。但和其对手佳能100-400mm f/4.5-5.6防振镜头相比尺寸大致相当,而重量则令人吃惊得轻约半磅。漂亮的半磨砂黑色镜身,变焦环和对焦环宽大,握持性佳,包裹以带棱纹的哑黑色橡胶。操控包括对焦范围限制装置,在“限制”模式下,使用者根据拍摄物体的距离远近,作相应的对焦范围设置,(对于3.5米至5米之间的被摄体,建议使用“Full”全程范围。)其它操控包括手动/自动对焦转换装置(有锁定位置)和三种防振控制:关/开/延时开。为了节省电源,后一项“延时开”仅在快门打开时启用防振功能。
手动对焦操作顺畅,阻尼佳。变焦操作有点紧,但可完全免于变焦滑动。自动对焦有点慢且噪音大。凹进塑料的距离刻线很清晰易认,英制距离为黄色,公制距离为白色,端相机于眼平位时可以看到英制(英尺)刻线。焦长刻线标有80-,105-,135-,200-,300-,和400mm。红外线对焦矫正标记只标有80mm焦长的。镜身上没有景深刻线,但说明书上有两个刻线表,可以复印并在需要时附在镜头上使用。三角架接座坚固,可拆卸,三面有定位标记,允许作360度旋转,危急时还可代替手柄做手持拍摄。外侧滤镜环有橡胶纹的插刀式轮缘,大概是为了更牢固地安装滤镜等配件,可倒置的遮光罩大且深(约10公分),哑黑色植绒。
测试情况:
由于SQF光学测试仪器正在更新之中,本镜头的SQF值和像场弯曲情况将在以后公布,这里先代之以线/毫米解像率测试。解像率测试结果如下:
80mm:
光圈值 |
中央锐度(线/毫米) |
边缘锐度(线/毫米) |
||
4.5 |
69 |
极佳 |
39 |
极佳 |
5.6 |
77 |
极佳 |
39 |
极佳 |
8.0 |
61 |
极佳 |
44 |
极佳 |
11.0 |
55 |
极佳 |
39 |
很好 |
16.0 |
48 |
极佳 |
39 |
很好 |
22.0 |
44 |
很好 |
34 |
好 |
32.0 |
39 |
好 |
31 |
可接受 |
135mm:
光圈值 |
中央锐度(线/毫米) |
边缘锐度(线/毫米) |
||
5.0 |
61 |
极佳 |
44 |
极佳 |
8.0 |
69 |
极佳 |
44 |
极佳 |
11.0 |
55 |
极佳 |
44 |
极佳 |
16.0 |
49 |
极佳 |
36 |
很好 |
22.0 |
45 |
很好 |
31 |
可接受 |
32.0 |
39 |
好 |
31 |
可接受 |
38.0 |
31 |
低于普通 |
27 |
低于普通 |
200mm:
光圈值 |
中央锐度(线/毫米) |
边缘锐度(线/毫米) |
||
5.3 |
58 |
极佳 |
41 |
极佳 |
8.0 |
65 |
极佳 |
37 |
极佳 |
11.0 |
49 |
很好 |
37 |
很好 |
16.0 |
40 |
好 |
33 |
好 |
22.0 |
37 |
可接受 |
29 |
可接受 |
32.0 |
35 |
可接受 |
26 |
低于普通 |
38.0 |
31 |
低于普通 |
26 |
低于普通 |
400mm:
光圈值 |
中央锐度(线/毫米) |
边缘锐度(线/毫米) |
||
5.6 |
45 |
极佳 |
26 |
好 |
8.0 |
52 |
极佳 |
28 |
很好 |
11.0 |
45 |
很好 |
35 |
好 |
16.0 |
40 |
好 |
32 |
好 |
22.0 |
36 |
可接受 |
28 |
可接受 |
32.0 |
25 |
低于普通 |
23 |
低于普通 |
38.0 |
25 |
低于普通 |
23 |
低于普通 |
测试显示本镜头总体光学表现一般,最佳表现在短焦端和大中光圈时。小光圈时,衍射使解像率下降到低于普通的水平,在同类镜头中这是普遍发生的正常现象。80mm处有极小的桶型畸变(0.40%),135mm处为极小的枕型畸变(0.45%),200mm处为轻微的枕型畸变(0.65%),400mm处为可察觉的枕型畸变(1.25%)。胶平面曝光80mm和400mm处均很精确,除最大光圈时由于四周光量下降呈约1/3档欠曝外,其余所有光圈下为1/5档欠曝。
80mm处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15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22.5,中央锐度f/4.5至f/16时极佳,f/22至f/32时很好,边缘锐度f/4.5至f/22时极佳,f/32时很好,最佳光圈为f/5.6。200mm处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24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9.2,中央和边缘锐度f/5.3至f/11时极佳,f/16时很好,f/22至f/38时好,最佳光圈为f/8。400mm处的最近对焦距离为225厘米,此时放大率为1:5,中央和边缘锐度f/5.6至f/11时好,f/16至f/22时可接受,f/32至f/38时低于普通水平,最佳光圈为f/8。
使用情况:
本镜头的减震系统在测试中表现极佳,不过它只能配合具有五点自动对焦感应器的尼康单反相机(F5,F100,F80,F65和D1),并且不能使用TC-14E和TC-20E增距镜。实拍测试中,使用F80机身镜头焦长置于400mm时,我们可以在快门速度低至1/10秒的情况下手持拍摄,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获得可接受的锐度。按照尼康所宣称的,镜头可以自动探测横向的运动(追随拍摄),并限制垂直方向的减震。当相机置于三角架上,关闭防震功能,测试拍摄的反转片除200mm处f/38时和400mm处f/32至f/38时边缘软外,其余所有焦长和光圈下中央到边缘均很锐利,反差好。
135mm或200mm处没有可察觉的四周光量下降现象,80mm处四周光量下降自f/5.6消失,400mm处四周光量下降自f/8消失,眩光在所有光圈和焦长下得到很好地控制。
结论:
尼康公司宣称它和普通镜头相比可获得三档快门速度的防震效果,我们比通常快门速度慢四档进行拍摄,并在更慢的速度下得到锐度可接受的影像。在大多数摄影者经常使用的光圈下,它能得到锐度和反差很好的照片,特别是短焦长部分。自动对焦一直精确(稍慢且有噪音),其防震表现和我们测试过的同类镜头一样出色甚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