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斋德进书法/标签/书画
-
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就能看出来作品中有一种"气",这种"气"有时是正大气象,有时是清秀之美,有时是苍茫醉美,凡此种种,都是由作者在书写时自觉不自觉地注入到书法作品中的。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用“气”来描述,最令中国人心惬。何为"气"?气,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气... -
-
-
-
-
-
-
-
-
-
-
-
-
对联――情怀 2张
-
赵孟頫《秋声赋》,行书,纸本,纵34.8厘米,横182.2厘米。款识上有康熙帝玄烨御书钤印“康熙御笔之宝”。赵孟頫的《秋声赋》,一气呵成,圆转遒丽,妍润多姿,乃精美绝伦,绝世之作。赵孟頫行书《秋声赋》释文: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 -
对联――情怀 4张
-
-
-
我们先来看几幅古代书法名作中关于年份的写法: ▲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颜真卿《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 ▲苏轼《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古人写年份一般是“岁次某某”,而我们今天在书法农历落款时,写“辛亥年”“乙酉年”“戊戌年”者肯定会有。那么书法农历落款写“年”字,到底对不对? 北京杨中涛先生认为“年”和“岁”为同义词,古人可以写“某某岁”,那我们就可以写“某某年”。但其实,“岁”字和“年”字不是一个概念。一般都是前面的朝代的具体年号来标明年,后面干支来标明岁。 所以... -
近世书家动辄以中锋为根本。如王蘧常说:“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之贵,又在用锋,用锋之要,则在中锋”。沈尹默先生则更进一步的强调说:“用笔之妙,无非笔笔中锋。”而白蕉先生则把中锋用笔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学书者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务必要使笔笔中锋而行。 结果如何?书法随之成为狗啮枯骨之学,纵任点画布置工巧,线质却少见精妙变化。 尝闻才子徐海叹曰:古人线质之妙我辈已无法望其项背,但求空间布置而矣。失望者多以古人自幼习字为藉口,或以古人拥有日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