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斋德进书法/标签/字画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佛为心,近似通俗意义的菩萨心肠。 道为骨,是要有道家的傲骨和眼界。 道骨的核心,就是“宠辱不惊”的境界,不媚权贵的傲骨。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生于浙江温州。南怀瑾(1918.3.18-2012.9.29),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作品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列子臆说》、《孟子旁通》、《易经杂说》等。最高的境界是平凡学问越高,思想越复杂。高学问而变成单纯专一的人,那是天下第一人,由高明... -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波浪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风浪隐没。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出自现代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赏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在这两句中,从近处看,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从远处看,前句是主,后句是宾;前句中“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译文】孔子说:教育民众相亲相爱、和顺有礼,没有比孝道和悌道更好的了;要转移风气、改变旧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使国家安定、民众安居,没有比礼教更好的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 -
《寄禅大师文汇》书中诗文:(书法:张德进)江寒天又雪,林鸟寂无声,念此闲中趣,弥伤别后情。山川已摇落,云水尚孤征。今夜扁舟月,怀人应倍明。作者是八指头陀,即寄禅法师,名敬安,俗名黄读山,曾任中华佛教会第一任会长,是清末著名的诗僧,别号“八指头陀”。一八七七年敬安廿七岁之时,在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寄禅大师文汇》书内容简介:云何释与儒得以相通、互融、共生、同荣?盖二者均重人身、重众生、重伦理、重内修故;其于伦理,倡自利利他、胸怀宇宙、为众生可舍身故。... -
-
从军行作者: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上面这首便是有... -
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撰写的读书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意思是:有志气、远大志向的人总能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秦朝的天下最终被楚国项羽所得一样。埋头苦干的人上天也不会辜负,就像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靠越国三千兵马吞并强大的吴国一样。“百二雄关”或“百二秦关”常被后人作为形容一个地区地势险要的典... -
-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秦始皇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秦始皇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秦始皇最豪气的名言名句,尤其最后一句,简直太霸气了!警示后世上千年, 至今不敢动其陵墓 -
-
基辛格名句: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唐代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 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绝句作者:杜甫 (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暮江吟作者:白居易 (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山行作者:杜牧 (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王羲之《丧乱帖 · 二谢帖 · 得示帖》《得示帖》文字内容并不深奥,是一封简单的朋友往来信件,信中还因身体欠佳而显露出淡淡的愁苦,似乎书者无意也无心特意表现书法。正是在这不经意间却充分展示出了超凡的书法创作能力和天赋。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掌握得示帖具有王羲之行草书之典型风格,必须深刻理解以下: 其一,点画笔法,看似方圆并举,实乃沉着痛快;看似中、侧锋并用,实乃精气内敛;看似信手拈来,实乃笔笔合法。学其形似容易,得其神韵及难。故要追...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海正是因为能容纳山川河流,所以成就了自己的波澜壮阔;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会向其他地方倾倒。容纳。容:宽容。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要胸襟广阔,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倾倒(教育人们要放弃无谓的享乐欲,修身养性)。他告诫,做事要学会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 -
善起于感恩;德出于谦和;福得于淡泊:寿基于健康人生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充满幸福,但也遍布苦难。我们要感谢我们所经历的幸福,因为这些幸福支持我们不断努力,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美好;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所经历的苦难,因为这些苦难,让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懂得享受喜悦和幸福。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无德有才是小人,无才无德是愚人。愿每个人在滚滚红尘中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取得成功。 -
宁静致远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厚德载物 顾名思义是用来比喻当一个人的德行积累到无限大之后,他就可以容纳万事万物物。不管是好的万事万物还是坏的万事万物,只要到了他这里,坏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纳。这样一来二去明明白白的告诉我:只有厚德才可以载物,也只有载物,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译文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时所作。该诗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自唐代李白的《清平调·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译文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这首诗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 -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对“白云生处有人家”的理解。有的版本写为“白云深处有人家”。笔者觉得,“生”字更能显示全诗的意境,也更能体现杜牧的诗才。“深”,表现出来的仅是白云的浓度与厚度,毫无动感;而“生”,不仅描绘出白云的升腾飘动的旖旎状态,而且使大自然也获得了生命,也给那山里的“人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朋友你认...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宋代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家”。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小池优美的风光。先写小池的源泉,再写小池中的树影。采用拟人手法,用“惜”“爱”二字将泉眼、树木写得很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