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小七孔景区(一)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小七孔是国家级AAAA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景区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 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小七孔是国家级AAAAA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景区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 小七孔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现已经向游客开放的景点有铜鼓桥、小七孔古桥、涵碧潭、拉雅瀑布、68级跌水瀑布、野鸭池、龟背山、...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
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镇远历史悠久,自秦昭王30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1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镇远古镇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博物馆。镇远古城就遗存有楼、...
我们一行四车老小和中青17人,8月22日晚到镇远古镇,次日10时离镇。当晚从古镇新大桥沿镇远古镇兴隆街和舞阳河岸,游到青龙桥前的住地。被镇远古镇舞阳河的璀璨的灯光迷住了,留恋忘返直至深夜。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光影婆娑...
一组小场景人像片
一组重庆街头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海龙屯遗址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 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 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 海龙屯遗址是贵州境内目前仅见的一处大型军事建筑与 宫殿建筑合二为一的遗址,也是中国乃至亚洲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遗址。...
2001年,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对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进行了较彻底整治,拓展了保护范围。2004年,新建“遵义会议陈列馆”。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保存文物和资料有1551件,其中文物原件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有当年红军长征时用过的渡船、枪械、刀具等许多珍贵文件、文稿和搜集的红军标语等。 遵义会议陈列馆后门出去的红军街上,还有几处小型纪念馆。旅游时间有限,未进馆仔细参观。
《砖》文化景观墙是井巷子中一条400米长的东西走向的雕塑墙,是中国第一个以砖为载体的博物馆,一块块不同历史断面的旧砖,经过艺术的创作,垒砌成台、城、壁、道、碑、门等成都的历史文化片段,阐述着千年成都,演绎了百年历史。文化墙的西段,从“宝墩遗城、金沙竹泥”到“羊子土坯、秦筑城廓”,再从“汉砖遗风、唐建罗城”到“宋砖古道、明末毁城”。展示了成都的沧桑历史。 500米长的民俗留影墙在井巷子的东段,记述了上世纪成都宽...
井巷子紧邻窄巷子南面,清代名为如意胡同,或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名“井巷子”。改造后的井巷子在剩下的半边街上,在街的另外一面建了一道500米长的历史砖文化墙和500米长的民俗留影墙。 井巷子改造定位是时尚动感娱乐区。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 井巷子一般由窄巷子小洋楼旁进入,主要观赏点是井巷子20号《古今屋语》,是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创联部所在...
小洋楼位于窄巷子与井巷子之间,罗马圆柱,西式拱形门窗,窗棂上的大五星装饰为西洋符号,木刻栏杆,雕花斜撑及挂落为传统中式构件,中西合璧的文化成就了小洋楼。相传上个世纪的30年代,王姓军人买下这个带有洋楼的院落。抗战时,军人被召唤至前线,再也没有归来。就在这个小洋楼里,妻子却一直等待丈夫归来直至去世。 拴马石位于窄巷子30、32号门头的老墙上,离地约1.2米。已风化斑驳,是宽窄巷子仅存的三个拴马石之一。百年...
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以品牌商业为主题,针对主题精品消费的目的性消费客群。该区域将打造成以各国西餐、各地品牌餐饮、轻便餐饮、精品饰品、艺术休闲、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从东口走进窄巷子,1号三块砖的中式古建筑与2号偶尔酒吧的西式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经营西餐和销售德国啤酒的窄巷子13号《品德》把马克思的塑像放在入口;还有在中式建...
宽巷子35号思贤盧是著名爱国画家张采芹的故居,门前有生平介绍。未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门口有卖铜旱烟杆的小摊令人注目。 宽巷子36号六和园为私家住宅,也未开放。 宽巷子37号九一堂现为记忆四川,展销四川名特产品。院内小天井风光宜人。后门是窄巷子42号。 宽巷子还有特别精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品和廉价可口民间小吃。特别受游客光顾享受的是成都绝活掏耳,又称耳朵美容。巷内还游弋着活体铜人,可与游客有赏合影。 宽巷子...
宽巷子24号锦华馆于2011年初开业,是汶川512大地震后,展示茂汶羌绣为主的羌绣、藏绣、蜀绣体验馆。很值得观赏和选购。现在大门上的匾额是《一针一线》。 宽巷子31号是一所清代古宅,里面陈列了清代文物和木制家具,特别是九龙圣旨和清代皇帝的御笔,木制家具古朴原始,砖雕十分精美。 还有古建:27号宽云窄雨和29号兰亭序门面依旧,内部商家经营做了现代装修;30号宽居仍是私家住宅,未对外开放。、
宽巷子11号,院名恺庐,该门头为宽窄巷子中最富标志性门头之一。院门用特制的青砖砌成带有弧形兀起的拱形宅门,门洞上方嵌入中式传统石匾,匾上采用大篆阳刻“恺庐”,二字写法革新,一反当时中国人从右向左读字的规矩。石匾上方砌出的椭圆形图案,代表高悬“避邪镜”,意在镇退各路妖魔,永保合家平安。恺庐内喝茶可望窄巷子的西式楼台。原这家住户不愿迁出,使院内建筑沧桑陈旧,只卖清茶供游客观光。现门面依旧,院内已改建引入...
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宽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体验馆,风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这里。 进入宽巷子就看到正旗府,展现满清八旗子弟的官家住宅。如今是一家精品酒店,现在又变成了宽窄印记的商店,充分展现了宽窄巷子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德门仁里位于宽巷子8号,是体验老成都生活的一个院落,真实还原了川西人家某一天的生活情景;曾是电视剧《林师傅在首尔》取景地之一...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这条清代街区...
第21届成都竹文化节于2015年4月18日在成都望江楼公园启幕,本届竹文化节由望江楼公园主办,为期37天,开展了系列与竹文化相关的展览展示、文化体验、艺术表演、游戏等项目。 据了解,为丰富竹文化节内容,活动组委会在活动期间打造一个占地600平方米的大型竹艺游乐场,通过模拟和还原古人竹游戏场景,借助现代游乐场设计的理念,以竹为材料精心制作而成。针对年轻群体,按照中国古典网络游戏的风格及思路,设置了主干道通向...
让我们再看看精美的竹工艺制品和竹盆景,颇有创意的竹艺八音图,以及寓意深长的《烛光》、《祈福》等竹景观。幽美的望江楼公园的确使人留恋。
望江公园园林开放区有一处环境优雅的盆景园,竹文化节期间展出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竹盆景。盆景园外的竹径旁展示了全国各地名园创意制作的竹景观,诗情画意,寓意深长。 中国竹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竹文化是中国古人在生产生活、文艺创作中逐渐形成,对后世中国影响重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竹之八德”,包括操守、担当、奋进、善群、虚怀、正直、质朴、卓尔。当下,竹文化的优秀传统正在逐渐流失,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竹之八...
2011年4月21日—6月9日,以“唐风·竹韵”为主题的 “第十八届成都竹文化节”在成都望江楼公园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扬州和蜀南竹海等地的200多种姿态万千的翠竹组成的精美竹艺景点与市民见面。此外,游客还能欣赏到33组大型竹艺花卉造型景点,以及一串红、醉蝶花等12万余株时令花卉及观叶植物。这让“不必远赴蜀南竹海也可感受到浓厚的竹文化,不必登高望远也能拥抱最贴近大自然的春色。”成为了一种现实。 竹文化陈列馆是成都望...
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保存下来的起义部队成为工农红军的骨干之一。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中山路,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是江西省文化厅、南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共同管理的副处级文博事业单位。南昌八...
在本届竹文化展上,展出了精美竹雕《九龙壁》、竹浮雕《老成都九眼桥》、竹火绘《寄卢主客后图》、竹丝编织《百寿图》及扇面竹艺画“翰林墨飘香”等高雅作品。 在本届竹文化展上,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与成都市花卉盆景协会共同举办一次盆景展览,共展出100盆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精品盆景以供游客欣赏。展出的作品除有专业盆景大师制作的精品外,还有从市民中精选出来的20盆优秀作品。其中本次盆展的一大亮点是:采用竹材制作的盆座...
成都市第十七届竹文化展于2010年4月17日——6月5日在望江楼公园举办。此次竹文化展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动静结合、竹艺与鲜花配置而成的大型景点;有独具文化特色的学术沙龙、诗歌吟颂;有专业盆景大师和普通市民制作的风格不同、形态各异的精品盆景;有专供游客观摩和与游客互动制作的插花艺术精品;有成都市第二十五届少儿蓓蕾书画展;有北京、上海、扬州、蜀南竹海等地参展的精美竹艺景点及满园200多种千姿百态的翠竹供游客...
望江楼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区东南锦江岸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笺: 薛涛笺 ,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诗句。园内尚有薛涛井 。 为了纪念薛涛, 明 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望江楼(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构成了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为了纪念薛涛,民国时望江楼被辟为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是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在望江楼上可一览锦江秀色,...
成都永陵博物馆园林区在永陵文物区东北一侧,东西北周邻街。园区亭阁水榭,小溪沼泽,古典雕塑栩栩如生,树木葱葱,花草美丽。 乘坐市内公交42路、126路、127路、341路、54路、30路等到永陵路站下车即可,“景区直通车”开通有直达线路。
永陵最珍贵的文物,当属雕刻在棺床壶门之内的“二十四伎乐”。东西两面各10人,南面4人,均为女性。其中舞者2人,演奏各种乐器22人。共有20种23件乐器。在我国同时代的各类文物种,其乐舞场面之大和乐器种类之多皆可称最,且极为写实,颇具神韵。乐器编制属龟兹乐系统。石刻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晚唐五代宫廷宴享乐的乐舞场面,在雕刻技法上表现出很深的造诣,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有极高的价值。 棺床为须弥座式,上铺珉玉版,有三...
成都永陵博物馆(The Royal Tomb of Wang Jian)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永陵路10号,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部分组成 。 成都永陵又称“王建墓”,是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寝。1961年,成都永陵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成立成都王建墓文管所;1990年,成立成都王建墓博物馆;1998年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 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被科学发...
成都浣花溪公园划归杜甫草堂博物馆管理后,做了重大改造,在沧浪湖和万树山景区增添了杜甫千诗碑景观。 在万树山下四周,均新建有杜甫千诗碑碑山、碑亭廊、和放了许多碑石。 诗歌大道没有变化,我把未拍的诗人塑像和诗歌典故雕塑,再补拍上传于此,并增加简介如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四川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
成都浣花溪公园划归杜甫草堂博物馆管理后,做了重大改造,在沧浪湖和万树山景区增添了杜甫千诗碑景观。 杜甫“千诗碑”项目布局上分为杜甫草堂和浣花溪公园区。浣花溪公园区主要展示现代文化名人书写的杜甫诗歌名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经典卓绝的名家墨宝、古韵悠悠的鲁西青石、精彩绝伦的刻工技艺……与园林浑然一体,熠熠生辉。 沧浪湖景区变化最大,一改过去原始野味的湿地风光,变成了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并在沧浪湖西新开...
放牛老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