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布

    万佛寺石刻馆

    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延熹(公元158—167)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从南朝至明代的千余年间,香火连绵不断。根据文献和出土造像题记,万佛寺南朝时名安浦寺,唐代名净众寺,宋代改名净因寺,明代又名万佛寺,明末毁于兵乱。 万佛寺遗址自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出土以来,先后四次出土了大批石刻造像,约二百余件。其中,有两次出土的造像大多为四川博物院收藏,内容有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

  2. 发布

    藏传佛教文物馆

    四川是中国的第二大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川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馆收藏十分丰富。这些文物全面反映了一千年多来佛教文化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藏传佛教对藏民族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渗入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风俗习惯中,成为藏族广泛信仰的宗教,并且通过长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它又传入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珞巴族、门巴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七省...

  3. 发布

    工艺美术馆(金银器、漆器、面具)

    再参观金银器、漆器和面具,熠熠生辉的金饭碗特别引人注目。藏族的面具造型奇特,可驱邪恶。漆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也十分精美。

  4. 发布

    工艺美术馆(玉器部分)

    工艺美术馆所展示的是四川博物院所珍藏工艺美术的精品,包括: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等门类。时间跨度早至商代,晚至清末民国初年。它们不仅是精美的工艺品,也是生活中的实用之物。其造型独特、色彩绚丽、雕饰华美,已成为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先看精美的玉雕精品。

  5. 发布

  6. 发布

    张大千艺术馆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大量张大千先生画作,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200余幅,四川博物院收藏了183幅。张大千先生在敦煌时间有限,绝大部分是未完稿,他将临摹的画作带回四川后,先后折叠装箱辗转存放于昭觉寺、沙河村等地。1963年,张大千先生家人将该批文物正式捐赠四川博物院收藏至今。 张大千,男,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国泼墨画...

  7. 发布

    书画艺术馆

    四川的书画艺术有很深厚的传统。从唐代开始,一些京都和外地画家纷纷随唐玄宗、唐僖宗避乱而来,给四川的书画艺术带来了兴盛的景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到“蜀道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益州书画名人录》记载,从唐乾元(公元758年)到宋乾德(公元967年),和清初到民国(公元1736到1946年)这两段历史时期的川籍和在川的外籍书画名人达1100多人,由此给四川留下了无以计数的书法名画。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又汇...

  8. 发布

    巴蜀青铜器馆(二)

    巴蜀青铜器馆展出的青铜器除了生活器皿用具和兵器外,还有铜制工具和铜制乐器,以及人们盼望发财的摇钱树。 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出土的造型奇特青铜人面具和大大小小的立人等,请看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这里不再重复报道。

  9. 发布

    巴蜀青铜器馆(一)

    四川博物院收藏有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繁水观音、巴县冬笋坝、昭化宝轮院、彭州竹瓦街、成都羊子山、成都百花潭、重庆涪陵小田溪、新都马家乡、广汉三星堆、成都金沙以及茂县、宣汉县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 巴蜀青铜器最富于特征而且发展最普遍的是多种多样的青铜锋刃器, 包括兵器和工具。另外,巴蜀青铜器上多有特殊文字的铭文,并铸出手心、花蒂、虎、鸟等形状的符号。巴蜀地区还出有一些与邻近...

  10. 发布

    陶瓷馆—泥与火的艺术

    巴蜀的陶瓷发展浓缩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从稚拙古朴的大溪彩陶、生动形象的汉代陶塑、多彩多姿的宋三彩俑,到别具一格的青羊宫窑、邛窑、玉堂窑、广元窑、磁峰窑、琉璃厂窑……,无不展示出巴蜀陶瓷自然质朴的魅力,虽没有官窑瓷器的精美华贵,但却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邛窑的彩斑、点彩和彩绘,拓展了陶瓷装饰艺术的新天地,久负盛名的省油灯,可堪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创造。

  11. 发布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是四川博物院的展馆。陈列了四川各地出土的汉代石像、石俑、石马、石棺、石门、石础,和陶俑、陶马、陶狗陶砖等。特别是陶砖浮雕更是内容丰富,栩栩如生。 四川盆地开发较早,秦统一巴蜀后,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得以迅速传播,四川汉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都有极大的提高,文翁兴学又使蜀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安定富庶的四川自然成为陶石艺术流行的重要区域,从西汉中后期开始,盛行于东汉时期,最晚到蜀...

  12. 发布

    四川博物院开馆及龙年庆

    四川博物院新馆2009年落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 1941年四川博物馆建成诞生,馆址在郫县东岳庙。1945年迁至成都皇城明远楼。1949年改名为“川西人民博物馆”。1952年定名为四川省博物馆。1965年迁至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苏联和平利用原子能展览馆”。2004年12月30日,四川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破土动工。2009年3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四...

  13. 发布

    中国诗歌文化圣地—成都浣花溪公园(二)

    浣花溪公园内山水交融,花草树木绿阴蔽日,由万树山、沧浪湖和白鹭洲三大景点组成,浣花溪和干河两条河流穿园而过,是成都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 在浣花溪公园的河畔和山上,还设有诗歌典故园,包括浣花溪畔的“关雎恋情”、“屈原涉江”、“饮中八仙”、万树山上的"吹台相会"和沧浪湖景区的“陶渊明东篱采菊”、"辛弃疾溪桥人家"等8组雕塑展示中国历史上的诗歌典故、诗歌史上重要的历史片段。 陶渊明(352或365年...

  14. 发布

    中国诗歌文化圣地—成都浣花溪公园(一)

    浣花溪公园是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成都市西南方的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北接杜甫草堂,东连四川省博物馆,占地32.32公顷,建设总投资1.2亿元,是成都市迄今为止面积最大、投资最多的开放性城市森林公园,被评为成都市唯一的五星级公园。 浣花溪公园以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背景,运用现代园林和建筑设计的前沿理论,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文化醇厚的历史底蕴,是一座集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

  15. 发布

    成都市郫都区主城区扫描

    郫都区是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市西北部,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是中国四川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1] ,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之称;是四川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既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又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

  16. 发布

  17. 发布

  18. 发布

    春天花乐园旁的《家乡美》

    紧靠春天花乐园有特色餐饮的《家乡美》,这里环境优美,可休闲、品茗、垂钓、棋牌品尝美味河鲜。 这里还是老将书画院创作基地,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所在地,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微创基金郫都办事处。经常举办书画展览、诗歌研究等文化活动。 这里有中、小、大型餐厅,大型餐厅可容纳300人就餐。平常也可供游客点菜吃饭。

  19. 发布

    郫都区团结镇春天花乐园

    团结镇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位于郫都区东北部,犀团路、沙西线高等级公路横贯全境,成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团结镇地处成都市母亲河府河的源头,西距县城10公里,东距成都市区13公里,北以毗河为界与新都区毗邻。因府河起源于镇内的石堤堰,故又称府河第一镇。 2011年,四川春天花乐园投资公司,作为成都郫都区西博会的签约项目,进入郫都区打造集产业、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高端花卉产业项目——春天花乐园。作为中...

  20. 发布

    文化创意产业新城—郫都区红光镇

    郫都区红光镇位于郫都区东部,距成都市主城区13公里,东邻犀浦镇,南邻成都高新西区,西邻郫筒镇,北接团结镇、三道堰镇,境内路网密集,高速公路、国道、快铁以及正在建设的地铁6号线、有轨电车穿越全境,交通快捷。 辖区内现有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技师学院、成都铁路工程学校、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5所高等院校。 红光历史上俗称高店子,属犀和镇管辖。1940年8月1日改为合兴乡,1952年4月正...

  21. 发布

  22. 发布

  23. 发布

    天府的天府—成都金温江(三)

    江安河为温江区东北面的主要灌溉河道。自区内玉石乡东岳村界牌入境,流经玉石、寿安、镇子、踏水、万春、公平、柳城镇、涌泉8个乡(镇),于涌泉乡共和村黑沱子出境入双流区。在区境内流程为40.71公里,占地面积1008亩,河道断面宽21至59米,平均比降2.87‰。 万春田园绿道位于温江区江安河万春镇流域,始建于2010年,全长约80公里,是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健身步道示范工程。万春绿道严格遵循原生态、原产权、原民俗,本土化...

  24. 发布

    天府的天府—成都金温江(二)

    温江区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境内四条大河一一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自西北向东南呈扇状分布,其走向与区境地势一致,由西北流向东南,占地面积9.67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3.5%。 金马河为岷江排洪河道,杨柳河属排、灌兼用河道,江安河、清水河则为都江堰内江灌溉干渠。这四条大河通过1058条支渠、斗渠和农渠,在区境内织成了布局合理,排、灌自如的水网,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岷江自灌区都江堰...

  25. 发布

    天府的天府—成都金温江(一)

    温江区古称“柳城”,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天府,是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土地肥美、物产丰饶;系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既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古蜀文明,又创造了发达富庶的近代农业文明,素有“金温江”之美誉。 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自西魏恭帝建制以来,一直是川西政治、经济、文化重镇。1950年设温江专区,属川西行署区,辖12县。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2002年4月,温江县撤...

  26. 发布

    崇州市元通古镇游(三)

    游完元通古镇麒麟街与双凤街的古迹名胜后,让我i们再到文井江两岸一游。 崇州市元通古镇处于文井江东岸,历史上为文井江上一个重要的码头曾经繁华一时,在老码头茶楼小憩,看江水从身边流过,想象着1600年前元通的繁华,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 明英崇正统年间,有圆通寺始建于水渠乡,由于此地居水陆要冲,僧侣商贾云集,买卖居家渐聚于此而繁华起来,故清代便在此兴场建镇,便以寺名为场名,其后于民国时期称元通,上世纪40年...

  27. 发布

    崇州市元通古镇游(二)

    黄氏宗祠在麒磷街南侧。为元通大姓黄家之祖宗祠堂。建于公元1914年,院落布局,门厅临街面阔4间18米,中设大门,门宽3.55米。门厅后以落天过道与后院连接。二门为砖石结构,门柱有四川著名学者林思进题写的对联。门后过厅半坡抬梁梁架。正厅木结构单檐硬山式屋顶,抬梁梁架,7架椽柱。面阔3间28米,进深5.4米(前室),后室深6米。前室厅上设卷棚。花脊鸱吻,覆钟式柱础。正厅后有小院。正厅前右侧厢房5间17.7米。四周封火高墙...

  28. 发布

    崇州市元通古镇游(一)

    崇州市元通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离成都市区38公里,城镇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1.7平方公里),古镇历史1650年。为四大集镇之一,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汇合,贯穿元通全境。 镇内现存古迹、古景八处:永利桥、罗氏公馆、黄氏公馆、黄氏祠堂、惜字宫、元通天主堂、王国英故居、铁杆汇江桥等。场始东汉,市繁明清。 惜字宫逐渐成为供奉传说中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仓颉为黄帝时代的史官,是文字的创造者,...

  29. 发布

    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二)

    为期11天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在活动主会场——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顺利闭幕。美食旅游节期间,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可谓在一饱口福的同时又享受到一场饕餮的视觉盛宴。 据了解,本届美食旅游节吸引了来自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等国内外各地游客参与,共接待市民和游客858.7万人次,日均78.07万人次,较上届增长15.58%;参节商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约4.3亿元,日均0.39亿元,较上届增...

  30. 发布

  31. 发布

    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一)

    2011年9月28日晚,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在我市拉开帷幕。商务部原副部长、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中国贸促会会务部副部长、泰国普吉市副市长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本届美食节。 据悉,自2003年创办以来,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已在成都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已成为国际美食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节日之一。第八届美食旅游节以“中国美食,国际盛宴”为主题,从形式到内容都...

  32. 发布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

    成都石室蜀都中学于2012年4月成立,是由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四中)领办的一所高起点的完中。学校共享石室中学教育集团资源。形成集公办和民办学校优势于一体,小班化、寄宿制、封闭式管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德源新城(现菁蓉镇),距离成都市区20公里,紧邻成都绕城高速和IT大道;学校占地60亩,交互式电教系统进入每一间教室,校园内有学生电视台、图书室、阅览室、画室、音乐室、舞蹈室、艺体中心等设...

1 ... 14 15 16 17 18 ...
  共65页 到第